地灵人杰,佳景天成。
龙山双塔⒃,映莲湖之腾瑞。
洛水一脉⒄,润稻谷之夹岸。
武关胜塞⒅,金戈铁骑逞雄。
船帮会馆⒆,千帆百舸荡湍。
瀑布龙潭⒇,乌骓出而石濑凉。
潮生丹江,金鳞现而静影沉。
溶洞钟乳(21),天造地设奇不雅观。
天竺(22)云海,紫霭轻纱空濛。
塔云山(23),山阁凌空,峰峰出尘,殿殿藏仙。
金丝峡(24),峡开一线,潭潭龙潜,洞洞生烟。
更有三春桃花(25),十里杜鹃(26),百亩茶园(27),千朵丹参(28),万株核桃(29),染红秦岭,醉倒流霞。
俊男靓妹,旱船竞斗。
樵夫莲娃,山歌互答。
农工商贾,酬月举杯,争将好景,齐向众人夸。

节届端午(30),时维五月。
文化下乡,群贤雅集。
登商山以追昔,临丹水而抚今。
古郡超古,鹤城恋新。
雪拥蓝关(31)入史,商於(32)古道逃亡。
列车横贯南北,国道连接东西。
生态旅游,牵引万千豪客。
文化长廊,荟萃今古人文。
退耕还林,苍翠点缀荒山。
居家和谐,白鹤献瑞周湾(33)。
共奔小康,万众一心,笙歌曼舞(34),壮我国威。

丙戌年季春于长安钓月楼

(解释:此作由贾公正凹书丹,石刻于商洛市,该赋原件现藏商洛市档案馆)

敲 水 辞 赋 商 洛 赋

【简释】:

①鹤 城:即商洛市,古称丹国。
《竹书纪年》云:“尧五十八年,放子朱于丹水”,《汉书律历志》曰:“尧使子朱处于丹渊为侯,丹是其国”。
又因古州城面对南岸龟山,形如白鹤飞行,称为“龟山鹤城”。

②商山共云蒙齐辉:商山,别号楚山,在商州区东八十里,雪后山形呈现年夜篆“商”字,故称商山,四皓祠即建于山下;云蒙,既云蒙山,别号书堂山,为洛南县名山,上有舍身崖、玉皇阁、娘娘庙诸多景不雅观,世传“张子房从赤松子游”即此。
晴日,可遥望西岳西峰。

③仓 颉:陕西白水人。
笔墨之祖,相传他生而四目,曾任黄帝史官,后随帝南巡而至洛南,造字于阳虚山,景刻于石室。

④五 教:《史记·殷本纪》云:“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
五教,即五种古代伦理道德: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⑤司 徒:殷祖,姓子氏,名契,帝喾之子,官为司徒,又称殷契。
《史记·殷本纪》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命为司徒,封于商,为商国。

⑥静 泉:位于商州城东南,历来有“商州小西岳”、“商州莫高窟”的美誉。
远看宛若一尊盘坐的大佛。
山腰有泉,以静、清、澈、洌著称,故美其名曰:“静泉”。
自唐初,当地民众就在山上凿洞拜佛,是商洛著名的佛教圣地。

⑦商 高:黄帝之昆孙,受封于商,以地得姓,精数学周髀,衍其说为《算经》,首次提出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为天下最早运用勾股定理者。

⑧熊 耳:既熊耳山,坐落于洛南县灵口乡境内。
《书经·禹贡》云:“导洛自熊耳”,即指此山。

⑨商山四皓:秦末汉初的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四位老人,曾隐居于商洛。
汉高祖刘邦多次征召不至,后曾帮忙太子刘盈登基,辞官不就,复隐居于商洛,餐芝饮露,后人高之,修祠以纪念。

⑩卫鞅封商:卫鞅,原名公孙鞅,因入秦之前是卫国人,也被称为卫鞅。
后因变法、战功封商於(商洛)十五邑,号商君,称商鞅。

⑾韩文公:名愈,字退之。
唐文学家。
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潮州时,途经商洛,悲愤难耐,曾疾书《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首。
去世赠谥号“文”,后人称其韩文公。

⑿李太白:李白,字太白,唐墨客。
天宝元年,应诏赴长安,后遭权贵谗毁,辞官,做生意洛而作东南游。
在商期间,曾和当地人结下不少友情,并写下《泛仙娥溪》《隐士劝酒歌》等诗篇。
楼山:地名。

⒀八叉板桥:温庭筠,字飞卿,唐墨客。
据传,温每次应考押官韵,能八叉手而成八韵,时称“温八叉”。
其途经商州时,曾夜宿城北板桥,客店主人索诗,温书《商山早行》赠之,内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句。

⒁四 贤:指唐时白居易,宋时司马光、王禹偁,清末谭嗣同,他们或仕于商洛,或经由商洛,均留有诗文佳作。

⒂花 鼓:商洛地方小剧种,清光绪年间由湖北传入商洛,与当地戏曲领悟后,形成独特的演唱、演出风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因《屠夫状元》《六斤县长》等剧目的演出,曾轰动省内外,被誉为“戏剧之乡”。

⒃龙山双塔:位于商洛市区东五里,因山势起伏,如龙趋江饮水,故曰龙山。
上有二塔,连山鼎立,瑞气蒸腾,引人入胜。

⒄洛水一脉:洛水既洛河,发源于洛南县冢岭之龙潭。
《山海经》云:“灌举之山,雒(洛)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 灌举即冢岭。
穿洛南进入河南后由洛阳东之老河口流入黄河。

⒅武关胜塞:位于丹凤县东四十里的涧谷间,春秋时为少习关,秦改为武关,与潼关、萧关、大散关合称秦之四塞。
古时,多有战事发生于此。

⒆船帮会馆:位于丹凤县城,别号“平浪宫”,“明王宫”,“花庙”,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
气势雄伟,巍峨壮不雅观,既有北方建筑之厚朴持重,又有南方之奇丽细腻。
尤其是“和声鸣盛”题额两边之八组浮雕人物组成一幅画联,迄今尚无人破译,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不解之谜。

⒇瀑布龙潭:丹凤县之涌峪河,水入丹江时,两峰对峙,河水凌空而下,势成瀑布,下冲成潭。
传说秦末潭中出龙驹马,项羽得之,名乌骓,因而灭秦。
故丹凤县别号龙驹寨。

(21)溶洞钟乳:溶洞景不雅观商洛各县皆有,最著名者一为柞水溶洞,一为洛南花庙玉虚洞。

(22)天 竺:坐落于山阳县东南部,人文景不雅观,自然景不雅观皆别具一格,尤其是天竺云海,变幻莫测。

(23)塔云山:为镇安县一大名胜,因山势宛如灯塔,故名。
主峰直插云霄,遍布殿堂楼阁,奇花异石,风景尤绝。

(24)金丝峡:坐落于商南县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金丝峡,内含奇峡古栈、天谷地缝景不雅观近百处,珍禽异兽、奇花瑶草数不胜数,为一游览圣地。

(25)三春桃花:商洛阳春三月,各处桃花盛开,喷鼻香气扑鼻,艳若朝霞,尤以商州区仙娥溪和洛南县桃冢最为有名。

(26)十里杜鹃:杜鹃,别号映山红。
镇安县木王区宽坪梁,有一片蜿蜒十里的杜鹃花带,花开之际,持续月余,争芳斗艳,满山芬芳。

(27)百亩茶园:商南县建有中国最北真个天然茶园和无性系茶园,年产茶叶百万斤。
不雅观茶园风光,煮茶品茗,乃人生一大快事。

(28)千朵丹参:商洛为天然氧吧,药材资源丰富。
近年各县均建有药材生产基地,其丹参、天麻、桔梗、黄芩等深为医药企业所钟爱,丹参更是供不应求。

(29)万株核桃:商洛盛产核桃,素有“核桃之乡”之称,产品出口三十多个国家。
毛泽东主席曾将“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写入《事情方法》,号召在全国推广。
个中以洛南为最盛,几占出口量的一半。

(30)节届端午:2006年5月赴商洛釆风慰问时,恰值农历端午节旁边。

(31)雪拥蓝关:一名端阳节。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句。

(32)商 於:秦孝公封卫鞅以商於十五邑,后又指商洛至河南省淅川县内乡县一带。
古代是南方通长安的交通要道。

(33)白鹤献瑞周湾:新世纪后,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保护,生态日趋好转,白鹤成群飞来,盘旋于洛南县周湾乡,蔚为奇不雅观。

(34)笙歌曼舞:2006年5月15日,中共陕西省委宣扬部、陕西省文联组织百位作家、画家、书法家、演员、新闻赴商洛市各县釆风慰问演出,历时6天,声势浩大,效果极佳。
笔者曾作为这次活动的秘书长,方案组织诸事。
此赋即应邀而作。
后转载于数十家报刊,影响非凡。

作者简介

王盛华,本名李重华,笔名梦之。
著名作家、评论家、书法家、文化学者。
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字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国学机构联席会议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常务副主席、长安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大学当代学院教授、西安城市培植职业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陕西省孔子学会顾问等。
曾任《西部艺术报》总编、陕西省文联组联部主任。
出版《梦中家园》等著作20余部,获全国奖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