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新闻与写作理解更多精彩内容
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01.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欧阳修
关于这首词,还有个略有些八卦的小故事。
欧阳修能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欧阳修,首先要感谢两个人。一位叫胥偃。欧阳修两次落榜时,胥偃保举他就试国子监,后来才取得佳绩。另一位叫钱惟演。钱惟演是“西昆体”的骨干墨客,以是对有文采的后生青睐有加。钱惟演晚年时为西京(洛阳)留守,刚巧,欧阳修入仕后就被派到他的部下做幕僚。
这位钱大人对欧阳修喜好得不得了。喜好到什么程度呢?听说他乃至不给欧阳修分配事情,供着欧阳修游山玩水,探求灵感,来搞文学创作。
这一次,欧阳修结识了一位颇有才情和姿色的歌女,两人相亲相好,甜蜜且腻歪。有一次他们俩约会时,刚好遇上钱惟演宴饮,欧阳修迟迟不到,几个朋友都有些不耐烦。过了一阵子,两人来了,朋友不好说欧阳修什么,便只好责问歌女为什么来迟。歌女说夏日昼寝,醒来创造头上的金钗不见了,找了许久也没找到,这才来迟。钱惟演说,如果现在欧阳修能当场填词一阙,我就赔你一个金钗。欧阳修知道这也是钱惟演在警告自己,于是填了这首词当作惩罚。
柳外轻雷,雨打池荷。听,在爱情浓稠时,雷声也变得很轻。在小楼上,我们并肩倚靠,看着西角的彩虹,等着即将升起的明月。燕子在梁间探头探脑,我们只好放下窗帘,床上竹席平整,床头水晶双枕冰凉,她的金钗从发上落下,就落在枕头的边上。
02.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从教二轮,来往如梭。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元好问
就算你不熟习元好问,那你也一定知道那句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死活相许?
《甄嬛传》里玉娆说元好问的好词唯此一阙了。纵使元好问的好词唯《摸鱼儿》一阙又何妨呢?他还有他的散曲。
元好问出生时,大宋王朝并没有灭亡,但由于他生在北方,以是属金国人。汉人生活在金国,日子就显得没那么好过,不过元好问以他的才华为自己争取到很多安宁。可是,金国终极也没有站稳脚跟,凶悍的蒙古国打来了。金国灭亡后,元好问跟一批金国官员一起被俘,压往山东扼守了起来。虽然没有铁窗牢笼,但是那几年,他的生命是不自由的,于是就有了这首曲。
曲子的上阙写了很美的夏景。纵使是夏日里,绿树的浓阴下,池塘的阁楼中,也还是风凉惬意。石榴花初放,朵朵艳丽。汝燕雏莺的呢喃和高柳上的蝉鸣,交相附和。骤雨说来就来,似一颗颗珍珠散落,敲打着新荷。
可是在这样的美景里,元好问确是忧伤心情。人生短短数载,要懂得及时行乐。今生的命运早已在前世定夺,存心良苦也无济于事。不如与好友一起浅酌低歌,喝到酩酊大醉,连日月穿梭也忘了。
元好问的凉,有池上阁楼的清凉,也有人生困顿的悲惨。前一种,我们可以去试试,后一种,还是算了吧。
03.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喷鼻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我私以为,孟浩然是个把朋友放到第一位的人。比如那一年,湖北来了一位大人物,叫韩朝宗。李白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说的便是他。韩大人很欣赏孟浩然的才华,以为这样的才情要隐没在青山流水当中太可惜了,便决定要带孟浩然入京,向朝廷举荐他。不巧的是,他与韩大人约定出行的那天,刚好有几位故人来访。孟浩然很好客,有朋自远方来,怎能怠慢?于是剧饮欢甚。席间,有人提醒他与韩大人的约定,可孟浩然却不以为意地说:“业已饮,遑恤他!
”酒已经喝上了,哪有空闲去理会那些呢?韩大人听闻甚怒,拂袖而去。许久之后,有人问孟浩然当初这样做后不后悔,孟浩然摇头,微笑。
再比如公元740年,五十一岁的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我们都知道,得了这类的疾病,要在饮食上掌握,烟酒辛辣都碰不得。可是正巧王昌龄来孟浩然家做客,为了好好招待老友,孟浩然忘了医嘱,结果王昌龄走后他病情加剧,不久后逝世。
这一次,孟浩然创造了一个夏日里的好去处——南亭。日落西山,月升东池,披散开头发,推开窗门清闲地躺着,尽情享受傍晚的清凉。晚风送来荷花的喷鼻香气,竹叶上露水滑落,叮咚作响。这样惬意的光阴里,如果老友在身旁,我定要操琴一曲,可惜啊,我与他相去甚远,只能在夜晚的梦里与他相聚。
如果你以为我要谈交情与凉意,那么你错了,我想说在这首诗里孟浩然教给我们纳凉的精确姿势:披头散发+葛优躺。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盛夏隐含的风凉。
04.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贺新郎·夏景》苏轼
苏轼固然有他“大江东去”豪放的一壁,但是苏轼写起美人来,也不输婉约派的任何一位词人。
是否燕子也偏好美人?不然美人的屋檐下为什么总会有一只新燕栖落呢?悄悄静的院落里,梧桐的树荫也转过了中午。傍晚的凉意环绕着刚出浴的美人。她手拿团扇,扇与手都似白玉凝脂。困倦袭来,她斜倚着进入了梦乡。忽然,有人来推她的门,生生地把她从瑶台好梦中惊醒。走到门边来看,原来无人,是晚风敲响了竹子。
半开的石榴花好似褶皱的红巾。等轻浮的春花凋落殆尽,只有它陪伴在美人旁边。细看这石榴花,千层花瓣也像美人苦处重重,怕秋风惊起,吹得只剩一树惨绿。来日美人再来花前饮酒,不忍触碰,只有粉泪与残花簌簌落下。
晚风敲竹,净水新浴,团扇纤手,想想这画面,倒是有些凉爽。
05.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喷鼻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喷鼻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苏轼
是时候祭出苏轼这记绝杀了。
院落无风,垂柳阴凉,在这个宁静的夏日,闺人昼寝。闺人昼寝,这个夏日显得格外安静,这时,微风泛起,柳枝荡漾。薄汗与薄衫相得益彰。若是大汗淋漓,便不美也不凉;若是厚衣臃肿,又不能尽显美态。红润的手捧着冰水莲藕,碗里的冰水把玉手冰的通红。尾句最耐人寻味。“藕”即是“偶”,“丝”即是“思”,郎那不合时宜的笑又适值对应上题目中的“怨”。
怎么样,如此绝妙的诗,读罢,是不是也感到了丝丝凉意?
大致总结一下,古人的纳凉妙招里离不开池塘、新荷、乳燕、晚风、静竹、卧眠、薄衫、花喷鼻香、轻雨这几个意象。但实在我以为这些都不主要,主要的是“静心”,正所谓“心静自然凉”。
本文转自"大众号:子聿说
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大家庭。
当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天下,你将重新认识全体天下。
1.如想看到纸质精彩内容,请致电:010-85201321
2.微课或微信支付干系问题,请致电:010-85201333
3.如想投稿,请e-mail至xwyxztg@126.com
4.商务与广告互助,请致电:010-85201320或给我们留言
5.其他问题添加小助手微旗子暗记:xwyxz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