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本期

《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同伙好不容易升官苏轼感慨万千赠首诗短短28字成一首千古绝唱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看到这首诗,或许不少人都有印象,特殊是末了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时”。
这是一首励志经典,但如果要问诗中劝众人珍惜的是什么时令,估计不少人不假思虑就要说一句:春天。
估计还有人看了看前两句说荷尽菊残,就认为可能是秋日也说不定。
但苏轼与一样平常的文人毕竟不同,别人都惜春咏春,而苏轼这首却是一首咏冬诗。

由于后两句是千古名句,以是前两句一向被众人忽略,实在前两句无论是对仗的工致度,还是意境都是上上乘。
前两句写的是残秋之景,首句荷花已残,连那擎雨的荷叶的荷叶也逐一凋落。
一样平常人写花谢只会写到花本身,而苏轼连带着保护荷花的荷叶也一块儿写了,“擎雨盖”3字将无情的荷叶写得有情,十分奥妙。
而第二句的“傲霜枝”也是同样,菊花凋落后,只有空空的菊枝尚存,则将秋之萧瑟写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橙黄橘绿”指的是初冬时节。
春季里百花争艳,到了夏秋只有荷菊还在怒放,但到了初冬荷也尽菊亦残,则轮到橙橘上场了。
这是一个雪窖冰天的时令,却也是一个收成的时令,像橙橘这样的凌寒君子,不惧风寒,傲然于枝头。
这两句一方面是赞颂刘景文的德行品质如橙橘;另一方面也是鼓励他,毕竟好不容易升官的刘景文已经是58岁的高龄了, 对付他来说,人生已入初冬。

纵不雅观全诗,首先立意就够新颖,众人皆道“一年之计在于春”,苏轼却偏说一年最好的是冬天,毕竟春天须臾即逝,而若能有将初冬都当成一年好景的心态,那年年纪岁,哪一朝哪一暮不是好景。
其次全诗以物喻人,以橙橘喻朋侪,不露痕迹却令人振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