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处暑,秋风一阵阵吹拂着,送走了酷热和烦躁,迎来了清凉和爽惬。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公历8月23日交节。
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的本义是“止息”“勾留”之意,处暑即为“出暑”,表示酷热的暑天快结束了。

“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这时三伏已过或靠近尾声,初秋的酷热将要结束。

时当处暑,凉风习习,秋水澹澹,正是天高气爽好时节。
唐代大墨客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怀》吟道:

今日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熬过了酷暑难耐的高温天,终于迎来了暑气消散、凉风吹拂的处暑节,池塘里秋意渐浓,荷花多数凋落,结出了青青莲蓬。
不觉光阴匆匆,一年已去了一半,墨客感慨光阴如梭,年光时间易逝。
南宋墨客陆游在门前纳凉,享受这新凉的美好,写道:

四季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闲适》

四季八节皆有可喜之处,而墨客最喜好的,还是新秋之际这一浪浪吹拂的清风。
柴门前紧靠着一弯潺潺的流水,老邻居们摇着蒲扇,相互邀约,坐在小河边唠嗑,这样闲散的日子多么快乐啊!
南宋墨客苏泂更是爱着清凉透身的缕缕秋风,写道: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长江二首.其一》

直言这秋风新凉其价可值万金。
元代文学家、人称“山村落师长西席”的仇远体会更深,他说:

疾风驱急雨,残暑肃清空。

——《处暑后风雨》

秋风秋雨迅疾而来,把残暑余热一下肃清干净了,真乃一场秋雨一场凉啊!

处暑新秋,瓜果流翠,稻谷飘喷鼻香,正是江南江北丰收季。
这时节,菜园里的瓜瓜豆豆长势喜人,摘了顶花嫩黄瓜、丝瓜儿,摘了清鲜白嫩的葫芦、瓠子,还有南园里黄澄澄的老南瓜,采摘回家,做成菜豆饭、南瓜汤,尝尝秋滋味。
南宋墨客陆游最爱吃这些季候菜,他尝新尝得忒惬意,在《种菜》中写道:“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
”莴苣黄瓜颜色美艳,盛在白瓷盘中更显精神。
小菜小瓠瓜他更爱品,写诗赞道:

苜蓿堆盘莫笑贫,家园瓜瓠渐轮囷。

但令烂熟如蒸鸭,不著盐醯也自珍。

——《书怀》

墨客吃得津津有味,直呼它们清鲜之味堪比蒸老鸭。
晚唐诗僧贯休爱食当季菜蔬,尤喜瓜豆,他吟道:“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山野老叟留我山中住上一宿,他指着西山坡岭的南瓜青豆,笑哈哈说:吃这些怎么样?想来这尝新品秋该是多么美啊!
野外上的谷子成熟了,抽穗的粳稻飘散出缕缕暗香,处暑时节的景致愈加迷人。
盛唐墨客元稹写有《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个中有句: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农田里的秋庄稼逐渐成熟了,秋虫在枝叶间低吟浅唱。
墨客斟满羽觞,望着秋色,品着美酒,弹着琴弦,这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南宋初墨客吕本中在处暑节气,愿望着丰收年景,他在《处暑》一诗中祝曰: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喷鼻香。

虽然秋夜漫长,秋收还远,可墨客依然留恋着秋色渐浓的光阴,期望又是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产的好年景。

暑热渐退,一叶风凉,满目秋色,正是好山好水闲游时。
处暑倏来,秋光初现,清凉舒惬,正适宜人们休闲娱乐。
唐代墨客白居易在《新秋》诗中云: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处暑节气,西风飒飒,凉意沁人。
澄碧的池水被明月映得波光粼粼,莲叶渐老,莲房绽露。
这样的日子,凉夜逐渐变长,终于可以好好睡个痛快酣畅觉了。
诗佛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把初秋写得更美,诗曰:

空山新雨后,景象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山中的初秋,清新的小雨刚刚淋过,夜晚的景象更是风凉。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村落姑浣衣归来;莲叶轻摇,想是渔人荡回轻舟。
春日的芳菲已经远去,无需太多怀念,山中的秋天景色更胜春光,尽可多走走多看看,多住上几日。
唐代墨客陆龟蒙亦是爱着处暑时节山中美景,他在《袭美见题郊居十首》中写道:

强起披衣坐,缓步处暑天。

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

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

黄金如可化,附近买云泉。

墨客在处暑这天披衣起身,慢步走上台阶,看鸟雀争斗,听晚蝉嘶鸣。
暗想:我老了,退休了,像老马似的驾不动车,想写文著书也无人欣赏了。
如果有足够的金子,我就到山中,买下洒脱的秋云,购下飞泻的清泉,这一座空灵的秋山都是我的,聊此余生足矣!
初秋是美,美得让南宋陆游闲情悠悠、醉意朦胧,他在《新秋》感怀:

秋气入清笳,旗亭酒可赊。

长歌穿小市,短帽插幽花。

溪女留新蟹,园公饷晚瓜。

谁知闲老子,解作醉生涯?

他把初秋之气比作凄清的胡笳声,旅途中满是高兴事儿,美酒是可以赊账的,小溪边的女子给他预留着刚捉到的河蟹,老园丁激情亲切地呼唤他吃瓜。
墨客那个乐呀,唱着小曲穿过小镇,青色小帽上簪满野花。
“呵呵,你看我这优哉游哉的老头目,是酒醉呢还是景醉了呢?”品读古人的初秋诗,我们不由也心醉了,醉倒在山乡处暑的家门口......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玉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