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便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
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首联: 一样平常交代涉及到主题的韶光,地点,人物,事宜,景致。
哀求起得平缓,不要把紧张的内容一笔写尽。
否则以下就没得写了。
同时,也要定下全诗的情绪基调,通过选择得当的意象来表示。
还要把稳前分句与后分句的意义上的关联,不能各说各话。

颔联:颔联是首联的进一步展开,一样平常是表达主题的意境,即写景。
前后分句是对仗关系,要符合对仗的各种哀求。
不能客不雅观地写景,要融情于景,或见景生情,或情景相融,这才叫意境。
为颈联做好铺垫。

七律若何入门原创3首演示学诗词技巧。鬓雪分明此生为诗

颈联:在颔联的根本上,另起一个层次,更多的是融进作者的主不雅观情绪,议论或抒怀。
情绪借意象来表达。

尾联:大多数律诗的尾联的前一分句收拢总结前六句,末了一句迎刃而解结束全诗。
最好是能做到首尾呼应。
末了一句或情结,或景结。
景结最好,表示笔力,最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一联之中,联与联之间,都要把稳高下关联,要形成一个整体。

下面这三首七律为我步韵宋人仇远的作品,练笔而成,自身中年成况与心境描写,喜好哪首?

七律 鬓底重阳

抱病兼旬骨亦慵,中年况是白头翁。

待除鬓底重阳菊,且卧山南一亩宫。

心力莫嫌谋稻拙,去世生谁可夺天功。

闲吟定后茶烟飏,半卷诗书半卷风。

兼旬,二十天。
《旧唐书·王及善传》:“今足下居无尺土之地,守无兼旬之粮。
”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一:“衡门兼旬限泥潦,卧听窾木鸣相挨。
” 诸宗元 《夜过海藏楼》诗:“兼旬再见已足喜,况能坐对秋宵长。

一亩宫,《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后因以“一亩宫”称寒士的简陋住所。
宋 苏轼 《次韵林子中蒜山亭见寄》:“叩头莫唤无家客,归扫岷峨一亩宫。
” 清 钱谦益 《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诗:“朝家议论三遗矢,社稷安危一亩宫。

谋稻,本指禽鸟寻觅食品,多用以比喻人钻营衣食。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衣食计。
” 宋 王安石 《送惠思上人》诗:“因知网罗外,犹有衣食计。
” 清 龚自珍 《咏史》:“避席畏闻笔墨狱,著书都为衣食计。

七律 国庆游新会崖门有感

浩荡西江万里流,崖门落日水悠悠。

百篇敬拜伶仃客,奕代图画汗漫舟。

拈笔想无情可写,引觞应有月悲秋。

汴杭延祚今喷鼻香火,歌舞当年楼外楼。

奕代,奕世,累世。
晋 陶潜 《闲情赋》:“缀文之士,奕代继作。
”《北齐书·刘祎传》:“以卿家世忠纯,奕代冠冕。
” 明 高启 《吴趋行》:“旧阀凡几家,奕代产才英。

汗漫,世外之游。
形容漫游之远。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复见 陶唐 理,甘为汗漫游。

“百篇敬拜伶仃客,奕代图画汗漫舟。
”此联是取用文天祥典故。
因崖门为南宋末了灭亡处。
其是西江的出海口。
不远处即是伶仃洋。

延祚,长久的福禄。
汉 班固 《西都赋》:“肇自 高 而终 平 ,世增饰以崇丽。
历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
”“汴杭延祚”即表示南宋的延续气运。

“汴杭延祚今喷鼻香火,歌舞当年楼外楼”此联有化用当年杭州(临安)偏安于一角,不思进取的典故。

七律 风雨

秋深早晚自添衣,怕是风潇雨更随。

病骨支离谋酒醉,书斋寂淡落花迟。

料渠双鬓分明雪,负我生平多少诗。

片石归云各如梦,孤芳笑在断肠时。

片石,孤石;一块石头。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新五代史·唐庄宗皇后刘氏传》:“吾有毒龙五百,当遣一龙揭片石, 常山 之人,皆鱼鳖也。

#诗词##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