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全传又八仙得道传,清代小说。一百回。题“无垢道人著”。由自序知其祖籍四川,少孤失落学,流落成都,从师于清云不雅观志元法师。因念道统衰落,故作本书。内容:故事多处取材《四游记》,仿照《封神演义》写法,搜集不少历代有名的神话传说故事。
本布告叙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详尽过程,从夏商之交太上老君降生,至宋代八仙大功告成同归天府,历时数千年之久,情节丰富,弯曲动人。书中天上人间高下交错;仙、魔、人、物,各具神采更有法术之争,奇幻之变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确实引人入胜。是迄今所见讲述八仙故事最为伟大完全的神话小说。
目 录
许 序
自 序
第1回借龙丹神仙助孝子起贪念恶吏索神珠
第2回两点龙泪洒成望娘滩一柄仙剑刺破篾龙眼
第3回试道心特设迎龙闸解凡体投入孝女怀
第4回受谤言不夫而孕明心迹别女投河
第5回钱塘江龙游传古迹东海岸徒弟觅师尊
第6回争意气二龙抢珠闹上界玉帝求贤
第7回说份上名师救高徒提往事老鼠化蝙蝠
第8回老蛟登岸毁福德月老下海作龙媒
第9回邀天眷实授龙王博庭欢假制螺肉
第10回鳏夫惊艳田螺报恩
第11回迁怒迷人蛟龙泄恨法师收妖当场出丑
第12回文美化身驱妖孽仙赐被摄入御园
第13回试内心少年立志全孝道三姐善言
第14回夫妻双修道骨肉生异心
第15回千载老狐解释因果少年公子斩断俗缘
第16回孝子下海访螺母狐仙入宫谒龙王
第17回孙仙赐海中见母张果老转世成丹
第18回金山成古迹报德在来生
第19回为修仙不辞险阻因求道反遇妖魔
第20回老祖下凡救世李玄脱险羽化
第21回日不雅观峰收妖为仆紫霞洞女怪劫经
第22回成功参老祖得道省双亲
第23回投清流孝子殉慈母施大法神仙拯危难
第24回李神仙施术儆淫暴杨孝子感恩入玄门
第25回说偈语老君示因果遭火劫李玄失落法身
第26回借体附魂化成铁拐背师丧母哭倒仙徒
第27回施仙法杨母重生应聘请李仙下海
第28回螺仙奉旨建道场蚌精开腹宴群妖
第29回摄魂瓶难藏仙体葫芦洞惯弄妖精
第30回偿夙债螺壳作道场攻异己蚌腹摆擂台
第31回蚌宫斗法葫芦藏仙
第32回斗法术闷葫芦冲破生见地蚌壳精归降
第33回大户竟被妖戏谑地皮演说鬼打墙
第34回裸群女神牛肆毒放铁砂仙法有灵
第35回何仙姑奉旨入世赵公子纠众调情
第36回辱仙姬公子受侮护义子权阉求君
第37回谏暴君仙姑发善念擒大豹小孩奋双拳
第38回好身手制伏猛兽真功夫感悟神童
第39回酒罐能装铁拐葫芦闷住仙姑
第40回说前生人畜有世谊破疑团新友即故知
第41回为防胡暴君造长城因迎客小孩遇怪物
第42回钟离遇神兽帝君得高徒
第43回见老妖钟离用计保丈夫孟姜受灾
第44回幽州地师徒谈往事东海中徐福立新邦
第45回法宝误用几惹大祸金针发去立奏奇功
第46回泥团钻出脑袋顽仙隐入耳朵
第47回仙狐戏弄何仙姑暴兵脔割孟姜女
第48回姜女肉质化银鱼孟婆亭中留龙魄
第49回紫霞洞中仙师谈因果娑婆树下雄王变匠人
第50回惩暴君月中锯巨木怜故主灵府即情关
第51回填城堙誓言终有应缔新欢好事竟成空
第52回论电力万方如一壁传玄经诸弟各殊缘
第53回费长房因愤开杀戒二郎神来世儆暴虐
第54回费长房奉令治鬼玄珠子受任防蛟
第55回防后患收聚浙江潮悟前生勘透人间梦
第56回王小姐劝夫修道胡舅爷助姊为奸
第57回遭家难椿萱归乐土惑名利夫婿恋尘凡
第58回下狠心狠妇施辣手动义愤义仆抱不平
第59回为谋财先须害命因救主反被恶名
第60回雷电逞威诛恶奴神仙施法救高徒
第61回李铁拐访晤玄珠子王月英试察蓝采和
第62回一蟒攀两山劈山成路孤身访大道为道舍生
第63回地皮庙畅谈玄理温顺乡领导道童
第64回王月英计探藁砧东方朔智窃蟠桃
第65回岁星弄狡请君入瓮守吏夸口不打自招
第66回圣母回山明冤案鬼吏徇情借贞魂
第67回张幕借魂妖物欺主救徒助法神仙下凡
第68回受官法了却偷桃案炼秽镜冲破遮眼球
第69回拐仙创始归尸淑女误嫁蛟精
第70回显原形吓煞泰水得梦兆冲破疑云
第71回吐真情妖人诱贤妇传邪术平地起风云
第72回正道破邪神诸仙施法一桶盛半海蛟妻复仇
第73回婆心劝化顽妇一口吸尽海洋
第74回何女执迷受弹压张仙恻隐赐水光
第75回大井巷神仙留古迹白云山鬼吏访名师
第76回蓝采和长歌讽俗客费长房短见入歧途
第77回求神仙反上神仙当制鬼物竟被鬼物迷
第78回重九登高狗眼避疫鬼王入坑进士受欺
第79回鬼迷张天师指模失落效喝醒鬼打墙遗矢有灵
第80回发预言张天师被废践前约吕纯阳出身
第81回吕祖高论惊老父钟仙吟句儆贤徒
第82回作棒喝点醒迷境发伟论倾倒真仙
第83回桃花山犬祟王小姐夏口镇狗咬吕洞宾
第84回受友托嫦娥传青鸟奉帝命星主殖月球
第85回责亲妹二郎动怒还情债圣母遇难
第86回救圣母借用琉璃屋送婴孩特制宝莲灯
第87回月老作和事老二郎收哮天犬
第88回迷途忽闻奸杀案夜阑瞥见幽灵来
第89回下庐山治奸夫淫妇入深谷得福地洞天
第90回白蛇初报放生德神仙还有未了缘
第91回鸣鹤峰头见师傅天平山下访狐仙
第92回儆淫凶倭邦传灾震造劫数老郎隐戏班
第93回叶法善虔谒张果老吕纯阳三试白牡丹
第94回倒骑驴背果老显灵应追偿俗债吕祖度情人
第95回攻异端文公黜玄门降霖雨湘子显神通
第96回造酒借花两试仙法蓝关秦岭九度文公
第97回荡秋千只在铜钱一眼救慈母了却尘世孽缘
第98回白蛇历劫成正果孝子割臂遇神仙
第99回轧神仙留苏州佳话望仙桥为西子增光
第100回八仙过海海面起战祸二龙归天天府庆升平
许序
无垢性本聪颖,而志元督诱教诲,匪不刻意尽心。故至无垢中年,已尽传志元之学。且深习玄功,能知未来过去事。常数月不进烟火食,颜色丰满如恒。若处市廛间,则食息起居,初无异恒人。与人语,亦罕及道家意理。彼盖不欲以奇行炫世,故自晦闷如此。然耐久而人之知无垢者乃渐众。无垢所至,有就问道者,有欲从游世外者。无垢不胜其烦,由是所经之处,每不以真名示人。
无垢寓京即久,一日,忽谓不雅观察,言将奉召赴外洋一行。临别,以所著经文及《八仙得道传》稿相授曰:“苟得其人,即畀付剞劂。”不雅观察受书归浙,常以未得其人为恨。既而有太平军之变,不雅观察擎家远避,中途遇劫,资斧尽丧。盗得无垢稿,任意蹂躏,惟《八仙得道传》一稿残损较少,而先后颠倒,棼如乱丝。乱事即定,不雅观察乃以经文赠之重庆涤庵道人。涤庵名道人,而实非道流,以心折道学,故常黄冠作羽士装,而所交尤多方外人。平生即寝馈于道,凡诸道家言,自《道德》、《南华》,以至近人著作,读无弗遍。不雅观察即慕其品之高,复取无垢所与谈玄门奥旨,以相质难,涤庵颇多吻合,因慨然曰:“无垢所言传人,非此莫属矣!
”则尽以经文归之,而独留《八仙得道传》,以为小说体,文义较浅,欲亲为整理付梓。然后卒以事不果。
不雅观察逝后,后人该习商,设肆兰溪。虽知有《八仙得道传》一稿,莫能胜整理之责。此绝世道统妙文,几将饱蠹鱼之腹。适余有兰溪之行,宿不雅观察少君设肆中,昕夕倾谈,偶及此事。余急索稿一不雅观,见其行文之古雅清华,词旨之奥妙条畅,洵属脱尽烟火气,而别具行云流水之风者。虽古今名小说家之著作,能肖其文,而不能得其文外之趣。其他经文,余所未见,见亦必未解。颛论此书,仅别的绪,而美妙如此,仙乎!
仙乎!
谓非旷逸今古之奇文乎!
研诵几过,爱不忍释,不自揣其能否胜无垢所谓传人之作,竟效毛生之自荐,为任整理之责。于其缺者补之,损者益之,颠倒而错杂者,排次而纠正之。即竣而付之梨枣,且嘱老友枕亚为任校订之责,盖以是示谨严之心,兼恐鱼豕之误,负无垢一片苦心也。顾书经散乱,整理校订,委非短期间内所能成事。而余与枕亚皆困于衣食,无暇专任其事,纰缪之处,仍恐难免。所望读者诸君,于研习之余,举所知相示。非第廑父、枕亚之幸,无垢之灵,必且为诸君祝福也。
《八仙得道传》,峨嵋无垢道人所著。无垢为川边某县人,其先世尝仕满清朝。至无垢之生也,家贫。父綦去世,母再醮去,无垢乃流落成都。不知以何分缘,得识清云不雅观老道志元大师。志元有道行,又得相人术,谓无垢性行雅类畸形之士,是宜于世外中藏其身,而弗于风尘嚣竞中。爰收列门下,亲受道家经旨。
时当清代咸、同之交,无垢知打乱将起,不忍睹江南杀劫之重,乃北行入京师,寓各道不雅观中,凡十年。于时姻长陆敬甫不雅观察,方游幕京华,与无垢交最善。适不雅观察因案株累,几酿杀身祸。幸主持吏有敬仰无垢者,无垢为一言阐明,沉冤立雪。大吏且以此不雅观察为人,引致门下。后此人得出仕外郡,皆此大吏揄扬之力,而实起于无垢一言。从此不雅观察交无垢益密。无垢亦谓滔滔人间中,如不雅观察之清正淡泊,以从政之身而不为俗尘所牵者,实不多觏。盖自是厥后,不雅观察始得窥见无垢原形,而知为世外异人也,敬事以师礼。而无垢所传授养生要诀,多非世所习知。不雅观察如其教,终生有无疾病之厄,享年至九十八岁云。
越东许廑父序于上海月白风清庐
自序
余少孤失落学,流落成都,幸遇志元师于清云不雅观中,教以宗义,授以大道,相从二十有八年,始乃略识玄理,渐通性命之学。而志师云游西土凡数十年,不得一相值,每念教迪之恩,未尝一日去怀。至咸丰二年,遵志师命,游览江山之胜,自蜀中首途,历南北十余省,以是强骸肌、增胆识也。后乃税驾京尘,拟稍留数载,将作口外之游。不虞四方贤哲,谬采虚声,千里问道者,实有其人。质钝学肤,何足以为人师,而感于诸君子殷拳之意,又何能自释于怀?爱就志师所数诲启沃,与夫数年游历憬悟所及,著书多少卷,以供入门之助。犹今儒家所谓启蒙之学。浅陋粗鄙,不敷昔时夜雅一粲耳。
各书既成,复念道统失落绪,于今为甚。后之学者,容有数典而忘祖者,是道家之忧,亦吾身之责也。故就志祖以来,迄于近代诸仙祖得道始末,与夫修道环境,著为《八仙得道传》一书。为便利初学起见,特仿稗乘文体,用平凡方言记载。良以道统衰落,道流多不通文义,此作既为普通,求其广博,固无取于博识也。惟是仓卒成书,校雠未竣,又有外洋之行,考据容有未审,舛错在所难免。钝乖纠谬,以俟后之君子。
同治七年无垢道人自序于京西白云不雅观
(注,同治七年:18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