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说:“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快的源泉啊!
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以为他过分可怜了。
”本日天下家庭日,与您分享五首尽享明日亲之乐古诗词。

一、《娇女诗》

——魏晋:左思

世界家庭日五首尽享明日亲之乐古诗词与尔同享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

其姊字惠芳,面孔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
玩弄眉颊间,剧兼心裁役。

从容好赵舞,延袖象飞翮。
高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

顾眄屏风书,如见已指摘。
图画日尘暗,明义为隐赜。

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红葩缀紫蒂,萍实骤柢掷。

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
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

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鬲。
文字戢闲案,相与数离逖。

动为垆钲屈,屐履任之适。
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任其童子意,羞受父老责。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左思这首著名的诗篇,描写了作者两个幼女天真活泼、任性纵乐的娇憨神色,流露了一种由衷的明日亲之乐。

全篇精雕细刻,声态并作,形象逼真,措辞生动有趣,又多用俚语,富有乐府民歌特色。

陶渊明的《责子》,杜甫的《北征》及李商隐的《娇儿诗》等,都有借鉴这首诗的地方。

二、《责子》

——魏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首诗虽然题为“责子”,但却毫无责怪之意,而是欣赏孩子们的天真活泼,表现对孩子们的慈爱,字里行间洋溢着纯洁的明日亲之乐。

这首《责子》陶渊明43岁时所写,五柳师长西席以风趣诙谐的口吻责备儿子们不求上进,与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励他们能好学奋进,成为良才。
流露出作者对爱子们的深厚、朴拙的骨肉之情。

三、《寄东鲁二稚子》

——唐代: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熏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落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唐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后,漫游金陵(南京)时,作《寄东鲁二稚子》。
当时,李白家庭和儿女都寄寓山东。
诗仙以真切动人的想象、细腻形象的笔触,抒发了他对家事的顾虑,和对一双儿女的思念怜爱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慈父的一片深情。

诗仙的诗呈现着一股浪漫的气息,连写思念家庭儿女也不例外。
诗以景发轫,在我们面前展示了“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的江南春色,把自己所在的“吴地”(这里指南京)桑叶一片碧绿,春蚕快要结茧的情景,描述得清新如画。
此诗想象奇特,感情朴拙,动听至深,富有情韵。

如果说,“真正的创造便是艺术想象的活动”(黑格尔语),那么,李白这首充满奇妙想象的作品,是无愧于真正的艺术创造的。

四、《遣兴》

——唐代:杜甫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落,见日敢辞迟。

诗圣这首《遣兴》是唐至德元载八月,杜甫为安史叛军所俘,沦陷于长安所作。
全诗饱含着慈父对幼子的一片深情,朴拙动听。
同时,在父子相隔的离愁中浸透着天下离乱的悲哀,反响时期的脉搏。
因此,比一样平常反响明日亲之情的作品有着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

诗里表达了对幼子情真意切的遥念,追忆了战乱分别前儿子宗武聪明乖巧的往事,讲述了因国家战乱有家难回,骨肉亲人分割两地的苦闷,并抒发了对儿子的思念,希望早日团圆的心情。

诗的前四句回顾幼子的聪慧可爱,中间四句写因父子相隔、音讯不通而引起的愈加深奥深厚的怜爱,末四句表达战乱中渴望生还团圆的迫切心情。

五、《娇儿诗》

——唐代:李商隐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
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有名姓,眼不视梨栗。
交朋颇窥不雅观,谓是丹穴物。

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
不然神仙姿,不尔燕鹤骨。

安得此相谓,欲慰衰朽质。
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侄。

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
门有父老来,唐突请先出。

客前问所须,含意下吐实。
归来学客面,闱败秉爷笏。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傈。

截得青筼筜,骑走恣冒昧。
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又复纱灯旁,稽首礼夜佛。
仰鞭罥蛛网,俯首饮花蜜。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
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落。

凝走弄喷鼻香奁,拔脱金屈戌。
抱持多反侧,威怒不可律。

曲躬牵窗网,衉唾拭琴漆。
有时看临书,特立不动膝。

古锦请裁衣,玉轴亦欲乞。
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

芭蕉斜卷笺,辛夷低过笔。
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

干瘪欲四十,无肉畏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
诛赦两未成,将养如痼疾。

儿当速成大,探雏入虎穴。
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李商隐这首《娇儿诗》,用散文笔法,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娇儿衮师,天真活泼、聪慧可爱的形象,刻画儿童生理尤其逼真真切。
整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慈父的深厚感情。

李商隐在这首诗里,还通过自身和娇儿比拟,抒发困顿失落意的出生感慨。
在对娇儿的期望中表现了勿守一经的进步思想和忧国感情。
这些都使得此诗比左思的《娇女诗》和陶渊明的《责子》具有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诗对古人的继续和发展。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设置之一,是人类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
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根本上产生的,以情绪为纽带,支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存在。

宋代欧阳修:“平昔家庭敦友爱,可怜松檟亦连阴。
”明邵璨《喷鼻香囊记·义释》中说:“家荡散,业飘零。
携筐还负筥,离家庭。
两口无依倚,身如蓬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看重的地方,本日天下家庭日,我们一起读读这五首古诗词,享受家庭的温暖,享受这天伦之乐,把我们的家经营的更加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