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长诗可谓是个中一道刺目耀眼的光芒,大家熟习的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都是个中经典的作品,今编辑综合整理10首经典绝唱的长诗,以飨读者。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作品名称:《孔雀东南飞》;
创作年代:东汉;
创作作者:无名氏;
文学文体:叙事诗;
历史地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众人赞誉:长篇之圣;古今第一大篇,亦第一绝作;
全诗篇幅: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内容概括:《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紧张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朴拙感情和反抗精神。
作品展示:《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节选)
【汉】佚名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去世。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平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使令,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中国诗史上罕见的长篇精品:《木兰诗》。作品名称:《木兰诗》;
创作年代:北魏;
创作作者:无名氏;
文学文体:乐府诗;
历史地位:中国南北朝期间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
众人赞誉: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中国诗史上罕见的精品;
全诗篇幅:392个字;
内容概括: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沙场上建立功绩,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圆的故事,激情亲切赞赏了这位女子年夜胆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激情亲切和大胆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役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生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具有强烈的艺术传染力。
作品展示:《木兰诗》。
《木兰诗》
【北魏】无名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心裁声,唯闻女嗟叹。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羽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去世,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孤篇压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作品名称:《春江花月夜》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作者:张若虚
文学文体:七言古诗;
历史地位:孤篇压倒全唐;
众人赞誉:“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全诗篇幅:共36句;
内容概括: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利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描述了一幅柔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朴拙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打破了梁陈宫体诗的狭小天地,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奥深厚、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
作品展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中国古典诗歌中抒怀诗与叙事诗密切结合的典范之一:《长恨歌》。作品名称:《长恨歌》
创作年代:唐元和元年(806年);
创作作者:白居易;
文学文体:七言歌行体
历史地位:中国古典诗歌中抒怀诗与叙事诗密切结合的典范之一;
全诗篇幅:840字;
内容概括:全诗形象地阐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墨客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传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作品展示:《长恨歌》。
《长恨歌》(节选)
【唐】白居易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永生殿,夜半无人密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矢志不移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怀诗,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离骚》。作品名称:《离骚》
创作年代:战国后期;
创作作者:屈原;
文学文体:游仙诗;
历史地位: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怀诗;首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
众人赞誉:《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怀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精品,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离骚》是中国爱国主义诗篇的开山之作;《离骚》不仅在中国备受推崇,在世界上也享有崇高荣誉;
全诗篇幅:370多句,近2500字;
内容概括:此诗以墨客自述出生、遭遇、心志为中央。前半篇反复倾诉墨客对楚国命运和公民生活的关心,表达哀求改造政治的欲望,和坚持空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空想和失落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响出墨客热爱国家和公民的思想感情。
作品展示:《离骚》。
《离骚》(节选)
【战国】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高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昼夜。
白居易创作的著名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作品名称:《琵琶行》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作者:白居易;
文学文体:七言歌行;
全诗篇幅:871字;
内容概括: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戳穿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征象,表达了墨客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墨客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作品展现:《琵琶行》。
《琵琶行》(节选)
【唐】白居易
我闻琵琶已嗟叹,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作品名称:《将进酒》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作者:李白;
文学文体:乐府诗;
众人赞誉:《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候非凡;神来之笔;
全诗篇幅:176字;
内容概括:此诗思想内容非常深奥深厚,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墨客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落望与自傲、悲愤与抗争的情怀,表示出墨客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绪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革剧烈;在手腕上多用夸年夜,且常以巨额数词润色,既表现出墨客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畅快,抒怀有力;在构造上大开大阖,张弛有度,充分表示了李白七言歌行的豪放特色。
作品展示:《将进酒》。
《将进酒》(节选)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千古绝唱的代表佳作:《蜀道难》。作品名称:《蜀道难》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作者:李白;
文学文体:杂言古诗;
全诗篇幅:294字;
内容概括: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刁悍、波折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墨客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作品展示:《蜀道难》。
《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去世,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侧身西望长咨嗟!
作品名称:《不雅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作者:杜甫;
文学文体:七言古诗;
内容概括:《不雅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是唐代墨客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序如散文诗,旨在解释目睹李十二娘舞姿,并闻其先师,触景生情,抚今思昔,记起童年不雅观看公孙大娘之剑舞,惊叹其舞技高超,并以张旭见舞而书艺大有上进之故事点缀。此诗既有浏漓抑扬的气势节奏,又有豪宕感激的动人力量,而前半热闹欢娱场面的渲染与后半乐极哀来的感伤遥相映照,更增加了诗歌的抒怀效果。
作品展示:《不雅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不雅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节选)
【唐】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不雅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年夜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戏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绝世名作、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梦游天姥吟留别》。作品名称:《梦游天姥吟留别》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作者:李白;
文学文体:杂言古诗、记梦诗、游仙诗;
历史地位: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众人赞誉:绝世名作;
内容概括: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阴郁现实的不满,表现了唾弃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墨客利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年夜的手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弯曲,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奥深厚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系统编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
作品展示:《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闪动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晒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纭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落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愉快颜!
读了以上10首经典长篇诗作,你最喜好哪一首呢?或者你有更经典的作品,不妨留言推举给大家,与大家一起欣赏,品味,下期编辑再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和指示,感激。
注:由于部分作品篇幅太长,编辑选取部分经典内容,本文词篇内容均为引用,全部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任何不雅观点,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