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诗词50首》,首首经典,值得一读一品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作品赏析:当代学者一样平常认为这是儿子歌颂母亲并深感自责的诗。全诗四章,每章四句。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条有理的夏日景致图;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设喻贴切,用字工稳。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品赏析:这是首采取白描的手腕,通过回顾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墨客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绪朴拙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落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见告,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作品赏析:慈乌,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该词以鸟喻人借慈乌鸟表达自己的愧恨和哀伤。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写将军摈弃妻子,迫使母子别离时妻子说的话:我们母子生离去世别,连林中鸟儿都不如;那些鸟儿母亲不失落儿女,丈夫陪伴妻子,过着恩恩爱爱、白头到老的生活。凄婉哀怨,声泪俱下,比喻真切,意境独到。
《燕诗示刘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昼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费力三旬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逐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作品赏析:这首寓言诗是借双燕的遭遇讽劝那些不顾父母痛楚而独自远走高飞的人们。它还强调:想要子女对自己尽孝,自己就应先带头对父母尽孝;同样,教诲人者首先要教诲自己。墨客写双燕的筑巢、孵卵、哺雏、教飞等过程,既生动又简洁,笔端富有感情。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作品赏析:《十五》这首诗描述母爱,这种题材与类型的作品在王安石诗中独树一帜。
《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熏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昂首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作品赏析: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熏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愿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举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思母》
【元】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僧衣籴米归。
作品赏析:《思母》,出自一首名为《灵隐寺志》的七言绝句之中,作者是宋末元初浙江余姚九功寺名叫与恭的僧人。本诗想表达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作品赏析:墨客利用白描腕表达了墨客与母亲分别时的忧闷、无奈、痛楚与感伤,把别离之情表现得贴切又沉痛。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书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作品赏析:该诗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作品赏析:此词表现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组成一幅柔美宁静的初夏美人图;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活气,营造出一种清丽欢畅的情调,显得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全词以描写为主,采取从反面落笔的手腕,写人写景细腻精细,把稳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交叉利用,从而得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三
【宋】苏轼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落喷鼻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作品赏析:这组词是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求雨后到石潭谢雨的路途中所作,紧张写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屯子风光,反响农人的感情,为农人的喜悦而欣慰,对农人的痛楚寄以同情。
本词从侧面反响初夏时节屯子的生活情趣:煮蚕喷鼻香、络丝娘娇语、白发老翁捋新麦等。
隔篱娇语络丝娘,循着喷鼻香气望去,便听见缫丝的妇女在隔着竹篱娇语交谈、轻声欢笑,场景逼真,富有情趣。把缫丝女比喻成声音动听的络丝娘,更见其声音的娇软美妙。
垂白、杖藜、醉眼三个词从不同的方面刻画出老翁的年迈老态,而如此年迈可怜的老人还得捋青捣麨可见这一场过去了的春旱曾给百姓造成的灾害之重。“问言豆叶几时黄?”词人见后,忍不住地上前关怀地问道:叶黄豆熟之时还要多久呢?便也便是说:甘霖之后的新一轮的丰收还要多永劫光呢?这是在替老翁的一份期待,也是对老翁的一种安慰。关怀之心、爱民之意跃然纸上。
《闲居初夏昼寝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作品赏析: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墨客昼寝初起,垂头丧气,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个中了。
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季候特点。
初夏时节,闲居无事,此时奔竞之心尽消,与自然贴近,与儿童贴近,感情得到互换,有一种说不出的知足。
《初夏游张园》
【宋】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景象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作品赏析:这首诗写初夏黄梅时节,墨客载酒游园,那种愉悦尽兴,陶然忘形的景况被刻画出来。
诗歌前两句里,通过"乳鸭"、"熟梅"等景物,逼真地描述了初夏的景致,读后使人感到真实生动。
诗歌三、四两句就描写了果农丰收欢快的生活情景。每一座果园都在庆贺丰收,那满树金黄色的枇杷,带给果农无限欢快。年景好,果园丰收,该当庆贺,偌大园子,到处是欢笑的声音,到处是陶醉的笑颜。
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富余是诗歌要表现的主题,这首《初夏游张园》,墨客存心用情,用欢快、用幸福传染和陶醉读者。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纭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作品赏析:初夏是令人激动的。在春天开的那些大红大紫的花朵都凋落的时候,布谷鸟的声声啼叫喊来了夏天,我行走在两边种有桑麻的道路上,才知道我原来是在太平之世。
山间绿树成荫,稠密枝叶间看不到鸟儿的身影;桑麻地一块连着一块,水稻也是在不分昼夜的长高;路两旁到处绿油油的,看上去生动极了,这是浊世难得的庄稼成长旺景。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不雅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分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嗟叹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作品赏析:该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结情,全诗牢牢环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这首诗是墨客生平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积极用世,坚韧执着的个性的表达。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作品赏析:墨客通过对付初夏时节的景致,尤其是对付柳絮和葵花的之间的比拟,暗含了对付墨客自己政管理想的描写即决不在政治上投契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付天子忠心不二。
墨客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墨客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整首诗描述了变革的画面,墨客不喜雨丝蒙蒙的南山,也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独钟给了葵花,不难创造墨客非独爱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墨客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的柳絮,不愿墨客本人"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葵花,且懂得珍惜阳光,这大概才是葵花的可爱之处。墨客托物言志,意即对天子忠贞不贰,会永久像葵一样忠心于国家。
《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景象日初长。
作品赏析:这首诗描述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人郁郁寡欢的心情。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真是绘声绘色。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感情进一步深化,初夏时分海棠花写了,柳絮也飞尽了,白天越来越长了,实在给人一种"困人"的觉得。全诗寄感情于景物,淡淡几笔,却极具传染力。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作品赏析:这首诗描述初夏景物。取景一句一幅。首句静景,次句动景,三句放眼高远,景物稍虚,却写出光明、温暖和分外的喷鼻香气--麦气。结句写另一景,绿阴幽草。此诗取景新奇,感想熏染独特,成独到意境。
《浣溪沙·初夏》
【明】叶小鸾
喷鼻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
曲阑凭遍思偏长。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
误他双燕未归梁。
作品赏析:初夏傍晚,酴醾飘喷鼻香,荇风轻约,词人曲阑凭遍,情思悠长,以至忘了卷帘,耽搁了双燕归梁。全词着墨纤细,抒怀曲婉,表现出女词人体物的精微和咏物的巧思。
《七夕》
【唐】李贺
别浦目前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作品赏析:此诗首联作者通过比拟,对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层的刻划;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生情的手腕,表现出韶光的推移和作者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颈联着想天外,利用浪漫主义的妙笔进行渲染;尾联貌似平淡,实在蕴含无限缠绵的情思。全诗构思新奇,抒怀深细,措辞工致,妙语天成。
《玉楼春·春恨》
【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随意马虎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作品赏析:此词描写送别时依依难舍的心情和离去后无穷无尽的离愁,抒写了人生离去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匆匆、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上片写春景春恨,“楼头残梦”一联,“五更钟”“三月雨”言怀人之时、怀人之景,“残梦”“离情”言怀人之情,二句属对精工,情景交融。过片深进一层,从无情立笔,反衬出多情的恼人,并将抽象的情绪形象化为千万缕。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妙在意思虔诚,无怨怼口角。全词感情朴拙,情调悲惨,抒怀析理,绰约多姿,展示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品赏析: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悲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墨客牵挂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斥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风雅,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墨客爱国之情。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纭开且落。
作品赏析:全诗短短四句,在描述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此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个中,一前后情状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只管画面上彷佛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期环境的寂寞感。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喷鼻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随意马虎莫摧残。
作品赏析: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几枝梅花初绽乍放,虽有孤高绝俗的神韵,但却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于画中。它们素雅高洁,不畏寒霜,淡淡的喷鼻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后四句重在抒怀,墨客病躯独倚,在一片寒喷鼻香混着笛声的景象中,动了徘恻之心,向北风传达自己的怜惜之意。全诗描写极富神韵,写尽梅本来丰骨面孔;又化人入花,情深意切。
《秦楼月·芳菲歇》
【宋】向子湮
芳菲歇。故宅目断伤心切。
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
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作品赏析:全词行文情景交融,格调苍凉,以真情和血泪将家国之痛抒写得自然、深奥深厚,末了用凄凉的景语作结,情景交融而又一波三折地抒发了词人对故居的怀念,对中原沦丧的酸心和对南宋朝廷不思收复失落地的不满。
《蓟北旅思》
【唐】张籍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落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思乡诗作,描述游子思乡之情,感情脉络细腻真切,委婉动人。首联描述了一个思乡之人的形象;颔联则由自身的现实,移情于身外的过去;颈联写思乡孤寂只能向自己内心倾诉;末联则说人多南归,唯自己未归。通篇用词蕴藉隽永。
《踏莎行·情似游丝》
【宋】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斟酌,如何过得今宵去。
作品赏析:上片写离去时的情景。一对恋人在绿柳垂丝、柳絮飞舞的春光中,在水边依依惜别的情境生动地凸显在读者的面前。下片写别后的留恋与相思,愁绪无数,无法排解,仍写居者行人走后的惨恻情怀。这首词蕴藉深婉,情景交融,几入化境,愁苦之味溢于言表,通过对分别情景的描述和别后的相思之苦的传达,婉转地抒发了词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宋】陆游
怕歌愁舞
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
关心近日,啼红密诉,剪绿深盟。
杏馆花阴恨浅,画堂银烛嫌明。
作品赏析:上片词人以拟人化手腕,抒写梅花因不喜歌舞逢迎,而被视为“无情”。下片写近日啼红剪绿,百花竞艳,莺歌燕舞,春满人间。全词清雅蕴藉,委婉多情。亦梅亦人,寄喻殊深。
《思帝乡·春日游》
【五代】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骚?
妾拟将身嫁与,生平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作品赏析:该首词以白描手腕勾勒出一位少女热烈追求爱情的形象,正面抒写了女子对恋爱自由的急迫哀求,措辞朴实,具有民歌风味,在花间词中独具一格。
《江城子·赏春》
【宋】朱淑真
斜风小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作品赏析:这首词从春景凄寒起笔,转入“忆前欢”时却反接以闺中的寂寞和送别的感伤;过片往后折入梦境的回顾和思虑,末了回到现实,以痛绝之语作结,由此显出沉郁抑扬的风致。
《点绛唇·闺思》
【宋】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感情。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作品赏析:此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绪朴拙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地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
《唐多令·柳絮》
【清】曹雪芹
粉堕百花洲,喷鼻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绸缪,说风骚。
草木也知愁,年光时间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作品赏析:《唐多令·柳絮》是清代曹雪芹所作的一首词,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仰人鼻息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这首词以“粉堕’‘喷鼻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流落;用柳絮的“逐对成毡”对应自身空自缠绵而伤心绝望的爱情。过片将愁生白发的忧郁移注给柳絮。移情于物的利用有力陪衬了“我”的哀愁。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嗟叹中道出了自身的悲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漠无情。自比柳絮,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憨实。
《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宋】夏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
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
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作品赏析:《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是北宋大臣、古笔墨学家夏竦所作的一首送别词。词中借一个女子的之口,摹画女子对爱人谅解入微、乐意为爱情独自承受痛楚的生理,构思非常新颖。整首词不假雕饰,平平叙来,却情真意切。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去世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作品赏析:诗中利用了很多比拟,首联是“桃李欢笑”对“宅兆生愁”;颔联是“动物蛰伏”对“草木成长”;颈联是“无耻的讨饭人”比拟“忠贞的隐士”,比拟光鲜,引发人的思考;尾联墨客抒发感慨,无论是贤者还是愚人,末了都是黄土盖身。墨客将大自然中的勃勃活气与人间间不可逃脱的去世亡命运进行对照,表现出了悲观虚无的思想,抒发了墨客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和对社会不平的愤激。
《楚宫》
【唐】李商隐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作品赏析:此咏古凭吊之作,感屈原之沉江,寓千古俊彦才士之冤抑,显有身世沉沦之叹。首联自巫山楚宫拟想湘江水清而深,屈子之迷魂无所归依而恨逐遥波。颔联云于今惟江上青枫,夜猿声哀;女萝山神,传语相邀,真使作者愁魂自断。颈联言屈原离世千多年,沉渊腐败已难招复,尾联言楚虽三户,亦必莫祭屈原而永怀之。
《大年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社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嫡又逢春。
作品赏析:《大年夜宿石头驿》是唐代墨客戴叔伦除夕夜晚阔别家乡亲人独宿逆旅时创作的感慨自身遭际的诗作,载于《全唐诗》卷二七三。此诗开篇把自己滞迹他乡的寂寞苦涩写得十分深刻,结尾处又给人一种以沉重的压抑感。全诗写出了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蕴含着无穷的悲怆感慨和不尽的凄苦况味,写情切挚,寄慨深远。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薄暮,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作品赏析:这首诗抒发宫嫔失落宠的幽怨。一二句写出宫人的寂寞和内心的愁怨,住着金屋,可见曾经宠幸,如今君王不再眷顾,因此终日以泪洗面。三四句的暮春的残败景象和环境的寂寥,渲染宫民气情的凄楚。
《流莺》
【唐】李商隐
流莺飘零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作品赏析:此诗是作者托物寓怀的诗篇,借流莺暗喻自身,寄托出生之感,抒写自己流落无依、抱负难展、佳期难遇的苦闷之情。首联描写了流莺的飘荡无依,颔联指出流莺内心的苦闷,颈联写流莺的艰辛备尝,尾联才写到墨客自己。全诗咏物抒怀,风格轻倩流美,情思深婉。
《浪淘沙·写梦》
【清】龚自珍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
寻思依样到心头。
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
是仙是幻是温顺。
独自悲惨还自遣,低廉甜头离愁。
作品赏析:上阕写在梦中与一位女郎相会,梦醒后寻思,彷佛就在自己熟习的红楼。下阕写一觉醒来,面远景物依旧,才知却是在做梦,那个虚无缥缈的仙洲本不属于自己。墨客把现实生活中无法倾诉的痴情,利用“写梦”的艺术手腕,真实地展现出来。整首词的风貌一如梦境一样平常扑朔迷离,也符合青春期爱情患得患失落、怅惘迷茫的特色。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作品赏析:墨客利用白描手腕表达了墨客与母亲分别时的忧闷、无奈、痛楚与感伤,把别离之情表现得贴切又沉痛。
这首诗通过眼见别时的实况与悬想今后的虚景相结合,用直白如话的措辞对墨客远行他乡和离去母亲时见到的场景进行描写,抒发了墨客对母亲至真至诚的情绪。
《宫词二首》其一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作品赏析:这首诗写出民间女子幽居深宫,白白地葬送了生平的极度哀怨,从客不雅观上戳穿了宫女制度的残酷性。
全诗情真意切,哀怨动人,措辞精髓精辟,匠心风雅。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宋】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性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作品赏析:此词通过描写词人自青州赴莱州探望丈夫赵明诚途中的感想熏染,表达她希望姊妹寄书东莱、相互联系之意以及姊妹间的深厚感情。上片通过“脂粉满”的描述,“千千遍”的夸年夜,“山又断”的比喻,“闻微雨”的气氛陪衬,表现雨中伤别的境界;下片从正面对词人的生理作了更细腻的刻画,结尾故作通脱语,极力排解心中的痛楚。全词感情深厚,措辞浅近,设句奥妙,音韵流转,堪称易安词中佳作。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宋】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作品赏析:此词写闺中女子离去之恨。上片通过物候变迁写思妇愿望行人归来,埋怨行人归期不准;下片紧承上片词意,写思妇频频登楼远眺,不见游子归来而埋怨喜鹊与喜蛛。全词以浅近朴实之语,反响思妇心神之不宁,弯曲地表现思妇的幽怨之情。
《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怖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搜聚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作品赏析:此诗通过了劝吴郎让寡妇打枣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全诗如话家常,语气恳切,朴实动人,墨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示对方,利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在委婉弯曲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墨客的生理和品质,使作品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巧性,抑扬抑扬,耐人寻味,别具一种活泼、疏散之美。
《夕阳楼》
【唐】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出生自悠悠。
作品赏析:作者的心腹萧澣被贬,墨客登夕阳楼(此楼为萧澣在郑州刺史任上所建),触景伤情,感慨万千,写下这首情致深婉的小诗。此诗以面前看到的景物入手,依稀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花明柳暗、高楼独立、孤鸿飞行的画面,以艺术的手腕来诠释心中的愁绪和感慨。尤其是后二句,蕴含着更深奥深厚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剧,让全诗达到凄惋着迷的境界,表示出无限的诗意。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宋】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沼泽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薄暮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作品赏析:词中描写一位女子她的恋人离开后独处深闺的相思和愁恨。词的结尾两句,通过形象而新奇的比喻,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对青春的珍惜、对幸福的神往、对无聊生活的抗议、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长相思三首·其二》
【唐】李白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故意无人传,愿随东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上苍。
昔日横波目,今成堕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作品赏析:这首诗白描了思妇弹琴寓意、借曲传情、堕泪断肠、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思妇对远征亲人的深情怀念。
《高阳台·西湖春感》
【宋】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作品赏析:此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悲惨。“能几番游”二句抒发出朝不保夕的无限哀愁。下阕“当年燕子知何处”暗用刘禹锡《乌衣巷》句意,道出江山易主之恨。“见说新愁”以下,词人倾诉个人的满腔哀怨,再无苦处追寻昔日欢快,听到鹃啼,真教人肝肠碎裂,痛楚难当。全词悲惨幽怨,悲郁之至,尤其两个“怕”字,真切地勾画出词人睹物伤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作品赏析:此诗用云、日、雨、风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冷落悲惨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墨客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授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表示丰富的生活履历,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景新奇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