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最宜去的地方是哪里?
相信十个人中九个人会脱口而出说是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从孩提时起,在我们的认知里,三月就独属扬州。
作为一个被唐诗宋词拥抱的城市,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就格外的偏爱扬州。
这里有“二十四桥明月夜”,有“珠帘十里卷喷鼻香风”,有“十里长街市井连”,有“北郭清溪一带流”……
扬州,这座清丽雅秀的城市在诗词里风雅了千年。
又是一年三月到,游历扬州正当时,可惜的是,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很多人都局促于一室之内。
不过幸好,我们还有古诗词,既然无法赴约,那我们就跟随古人们的脚步,在一首首的古诗词中,去欣赏烟花三月里最美的扬州风光……
0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
李白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多少人对扬州心生神往。
扬州的三月景致幽美,环境宜人,而老朋友孟浩然要在这春光妖冶的时令前往这个繁华的大都邑,让李白的内心有既倾慕又惋惜。
倾慕朋侪孟浩然去了这么好的地方,也惋惜好友没有金榜题名,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读起来让民气生神往同时又带有淡淡的感伤。
但无论如何,烟花三月从此和扬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月江南,繁花似锦,杨柳堆烟,谓之“烟花”。
“烟花三月”不仅写出了春色的盎然,也写出了江南的繁华,透露着大唐盛世繁荣的时期气息,也透露着李白对“江南佳丽地”的神往。
清人孙洙誉之为“千古丽句”。
02
忆扬州
徐凝 〔唐代〕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天下名川那么多,为何明月独怜扬州?
由于这里不仅有天下独一无二的山水湖景,更有天下无与伦比的女子。
天下女子,最美出江南,江南女子,最美出扬州。
就连那天上的明月,都垂怜扬州女子的容颜,在月夜之时,想着多一点光辉给她们,好多欣赏她们一点呢。
03
夜看扬州市
王建 〔唐代〕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纭。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扬州之扬,不独是杨柳之杨。
更是风扬之扬。
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纭而来,相继而来。
即便是天下纷乱不已,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胜地不衰,自有道理。
04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唐代〕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仲春初。
东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自古以来,东风明月独怜扬州。
由于这里有十三月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仲春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
十里扬州路的东风骀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美好的事物,谁不爱,俏丽的扬州,谁不怜?
05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唐代〕
青山模糊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美男何处教吹箫?
对付杜牧来说,江南佳景无数,然而留存在他影象里的最美初印象,大概便是扬州二十四桥上的明月夜色。
听说,该桥是由于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为二十四桥。
明月照在扬州名胜二十四桥上,这是多么的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这样的月色和夜色多么的浪漫而温顺啊!
淡妆素裹,在台上吹箫弄笛,婉转悠扬,天上的月华,船内的灯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以为彷佛在银河中前行。
06
遣怀
杜牧 〔唐代〕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扬州,不仅是一个俏丽的城市,也是一个极度原谅的城市。
管你是官宦达人,还是落魄诗人,这里都是你的温顺乡。
你潦倒江湖,这里自然有秦楼楚馆,美女娇娃,有你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
而这统统,可能也只是你荣华之时的神往。
得意之时,宜去扬州,由于这里“天下三分明月,二分独照扬州”。
失落意之时,更宜去扬州,由于这里有你十年一觉的美梦。
07
纵游淮南
张祜 〔唐代〕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去世,禅智山光好墓田。
柳永唱杭州,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然而和扬州比起来,则小气了许多。
扬州在中国墨客的眼中,不仅是生的好去处,如“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也是去世的好去处,若“人生只合扬州去世,禅智山光好墓田”。
天上月,人如雪,但温顺。相印此生寻梦,到扬州。
08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唐代〕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扬州,不仅有如花似玉的女子,不仅是你的温顺乡。
亦有竹西佳处的静寂的灵魂栖息之所。
烟花之所的禅意,更显得禅趣十足。
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
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
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曲径通幽处,必有禅房花木深。
09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宋代〕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冷落,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东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薄暮,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彷佛从未老去。
哪怕它从秦汉之时即已建制,哪怕它是古诗词中的常客。
韶光只会成为她最好的防护霜,让她愈来愈年轻。
那青青荠麦,仍旧是曾经的样子容貌;
那古树池台,依然记住当初的繁华;
二十四桥下江水水波依然是当年的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
桥边赤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只等待你容身欣赏。
10
宿扬州
李绅 〔唐代〕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尚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古诗词中的扬州,有多繁华?
不但是天下三分明月,二分独照扬州。
就连那通宵达旦的灯火,都和天上的银河连接了起来。
恍如是通天达地之所,是通往天国的必经之地。
11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苏轼 〔宋代〕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珠帘十里卷喷鼻香风。
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
语音犹自带吴侬。
更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自然有人和你一样,不相信诗词中的扬州的繁华瑰丽之景。
比如苏轼。
然而当他踏上扬州地皮的那一时候,他亦会由衷的从心底发出对扬州的感慨。
更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李杜的惊叹原来不是虚夸,或者说,是太谦逊了。这里切实其实便是梦魂之中最美的地方。
12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卢挚 〔元代〕
江城歌吹风骚,雨过平山,月满西楼。
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
客去还留,云树萧萧,天河悠悠。
扬州,不但是苏轼的梦,也不但是杜郎的梦。
是天下所有文人的梦。
月夜降临,充满风情的笙管笛萧声和歌声热烈而温顺,再有一阵小雨经由了宽敞的平山堂,清澈的月光笼罩西楼,
那管你是俊尚年华,还是年纪一大把。
几生几世都会让你沉浸在这最美的年华。
那管你在酷热的夏日,还是萧瑟的秋日。
风起风歇自有让你容身欣赏的古道瘦马。
13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宋代〕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东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当然,扬州亦并不是纯挚只是烟花柳巷。
这里也有人文雅韵。
公元1048年,时任扬州知府的一代文豪欧阳修,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侧蜀岗中峰之上,依山带势建筑了一处明堂。
他常常约请朋友在这里饮酒作赋,鼓瑟赏景,平山堂由此成为风骚蕴藉之所。
即便是斯人已逝,那留在墙上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
14
满江红·思家
郑燮 〔清代〕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
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落躲;何日上,江楼卧。
有墨客某某,酒人个个。
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作业。
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此生最大的幸福,该当便是生在了扬州。
即便是多年往后,久别扬州,那故乡的一花一柳,仍旧会在梦里回放。
瓜步山下,夜半江潮拍打着岸边;彷佛也拍打着倒映在江中的玉轮。
小雨洒满十里扬州路,灯光耀然能干,映渲染如虹跨涧的红桥胜似火。
更有那尚待成熟的樱桃晶莹红润,都无不令人魂系梦牵。
他之于故乡扬州,犹如鹞子之于顽皮的孩童,无时无刻不在牵绊。
归隐江村落,频卧江楼,诗朋吟和,酒友对酌,总是他的神往。
众人谁无扬州梦,唯觉梦有是非时。
15
浣溪沙·红桥
王士祯 〔清代〕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景致眼中秋。
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喷鼻香魂零落使人愁,
淡烟芳草旧迷楼。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自古是人文荟萃,
那些咏扬州的诗词歌赋散落在扬州的各个角落,文化碰撞妆点在它的历史长河中。
扬州的韵味在诗词中流转、沉淀,扬州的诗意形象亦会和三月的清风一起,超过山川、打破韶光、深入民气。
烟花三月,如不下扬州,一定是辜负了这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