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就放上几张东湖梅园的照片,安抚一下我们稍有失落落的心情……

离这里两公里便是“诗经里小镇”,我们有两年没来了,顺便再去回味一番……

让世界重回诗意

诗经里小镇,沿沣水而建,以《诗经》为魂,在西周丰镐遗址附近打造的是一处集文化旅游娱乐为一体特色旅游小镇,试图把人们带进那个曾经美好的《诗经》里去,让天下重回诗意……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词集,成书于西周期间,网络了当时人们在生活中创作的诗歌礼仪,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我国诗词文化的鼻祖……

进入景区,举头瞥见墙上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身处诗经里,脑海里就涌现前几年春暖花开时,少女们身着汉服在里边游览拍照的情景来,大概现在是早春,游人稀少,对我们来说,正是游览的好时候……

走过“风雅诗颂”演播厅,我们进入中国古琴博物馆,彷佛以前没有建好,首次来到这里,才知道中国古琴发源地在我们的古长安……

中国古琴,是最早的弦乐器,开始为五弦琴,结合古代人们的认知,和“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对应,五弦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增一根文弦,周武王加了一根武弦,五弦琴就变成七弦琴……

看着中国古琴的发展历史,至心佩服古人的聪慧,光看看这些古代乐谱的用字,繁芜程度可见一斑,看来玩音乐必须有相称的文化水平,不然还真的理解不了那些博识的用词和意境。
我在想,古代人没有房贷、事情、上学的诸多压力,生活中有没有各种攀比的内卷生理,吃饱了就可以追求音乐歌舞艺术的魅力,要不然,怎么能研究出这么多迷人的音乐乐谱来呢……

看看人家光给这些弹琴的指法起的名字,“蜻蜓点水式”、“燕逐飞虫式”、“游鱼摆尾式”,都会迷倒一大片人啊……

还有制作古琴这么繁芜的工艺流程,看了一圈只是感叹,看来这音乐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玩的东西……

离开中国古琴博物馆,回到面前的诗经里小镇,我们又来体会当代文明的生活,几个年轻人正在用手机拍照,还有人玩手机视频直播,加之当代音乐环抱周围,以及这些当代材质的手工绢花,估计古代的人们也会弗成思议的吧……

诗经里小镇,处处都在彰显著《诗经》的韵味,从构造布局到相应的建筑,从园林树木到水系构造,这里还有国风广场,鹿鸣食街,小雅书社,关雎广场等等,都在争取和《诗经》相领悟,听说这里还有身着古风琴服的古典琴师,现场演奏的《关山月》《蒹霞苍苍》,一应琴师和鸣的千年礼乐文化……

诗经里小镇的后半部分,有江南嘉鱼全鱼宴,诗画江浙餐厅,茶素生活馆的隐庐山房,耀州青瓷艺术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觉得……

曲水流斛,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演化成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雅趣,只管我们现在看不到这样的雅事,但应景的实物景不雅观还是展现在我们面前……

濒临沣水东岸,还有错落有致的温泉酒店,“林间九舍”“玉镜台”“栖庐温泉酒店”,都能使你体会到流水潺潺,清风阵阵,鸟鸣虫啼的自然情景……

临离开时,老婆说要吃一碗浆水鱼鱼,这可是我们关中的特色美食啊,吃完后,她说觉得有点不到位,我说该当和时令有关系,如果是炎酷暑季就会找到觉得的……

是的,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个环境,诗经里,便是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天下,重回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