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这句诗出自苏轼,张先八十娶妾,于是苏轼作了一首绝句开张先的玩笑。
但是,苏轼写的是一首八句的七律,这首绝句该当是后人假冒苏轼的作品。

其余,这句诗还有好几个版本:一树梨花海棠、满树梨花压海棠、一朵梨花压海棠。
老街查了一下古人的作品,创造这句诗与苏轼没有什么关系,倒是和元禛彷佛有点干系。

一、 苏轼没有写一树梨花压海棠

北宋有两个张先,皆字子野。
两个张先去世后,欧阳修给博州高唐人(山东)张先写过《张子野墓志铭》,这个张先年四十八岁就去世了。

苏轼给另一个张先写的是《祭张子野文》,这个张先便是号称张三影的词人。
他和苏轼是忘年之交 。

一树梨花压海棠一朵梨花压海棠出自苏轼照样元稹

张先八十岁的时候,苏轼(1037—1101 )该当是33岁,正是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年:熙宁三年(1070年)。
当时苏轼在京也连续上书神宗全面批评王安石新法。

也便是说,张先八十的时候,苏轼并不在江南。
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才被派往杭州任通判,那时候的张先已经八十五岁了。

据宋朝叶梦得《石林诗话》记载:

张先郎中字子野,能为诗及乐府,至老不衰。
居钱塘,苏子瞻作倅时,先年已八十余,视听尚精强,家犹畜声妓,子瞻尝赠以诗云:“墨客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盖全用张氏故事戏之。

先和云:“愁似鳏鱼知夜永,

苏轼写给张先的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锦里师长西席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墨客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诗中用了很多古人典故,这些人都姓张,墨客指唐朝张籍,公子指张生,柱下指张苍,安昌客指张禹。

张先当时唱和了一首七律,可惜只留下了颔联两句:“愁似鳏鱼知夜永,

二、一树梨花压海棠

故事中提及张先娶妾后,当时写了一首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得知后,写了一首诗拿老头目开起了玩笑: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

这个故事,和这两首杜撰的诗不清楚最早出自何处。

在清朝《喷鼻香艳丛书》中曾经记载过“张先”的这首七绝:

某翁年八十矣,狎某姬才十八岁。
翁尝戏赠以诗云: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自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恰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喷鼻香艳丛书·画舫余谭》

一树梨花压海棠,在后人的一些条记小说中常常见到,例如清朝钱德苍的《解人颐》:

又有人年六十三岁,纳十六岁妾。
其友作诗戏之曰:

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对红妆。
杖藜扶入销金帐,一树梨花压海棠。

晚清小说家徐哲《汉代宫廷艳史》 第三十九回:

窦太主这几个月来,也算费尽一番心血,方才如愿以偿。
不佞对付此段文章,不便描写,却有一首歪诗是:

一树梨花压海棠,为讥白发戏红妆。
当年陈邸希奇事,才发新枝便受霜。

清朝刘廷玑《在园杂志》中写道:

小园梨花最胜,纷繁如雪。
其下西府海棠一株,红艳绝伦。
因忆老人纳妾一绝:

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
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

不禁为之失落笑.....

扶鸠,便是拄动手杖。
鸠,指鸠杖,手杖的扶手处做成斑鸠鸟的形状。

三、一朵梨花压海棠

在明朝人蒋一葵《尧山堂外纪》中,彷佛首次记录了”一朵梨花压海棠“这首七绝:

浙人有嘲年六十三娶十六岁女为继室者云:

二八佳人七九郎,婚姻何故不相称?红绡帐里求欢处,一朵梨花压海棠。

清朝褚人获《坚瓠集》中写了一个故事笑话这种事:

有老夫娶少妇,朞年而殒。
管子宁师长西席集句嘲之。

老翁娶少妇,艳福不浅可惜无福消受,第二年迈翁就去世了。
于是管子宁集古人成句,组合成诗,讽刺道:

一朵梨花压海棠,有时颠倒着衣裳。
风尘荏苒音书绝,天上人间两渺茫。

一朵梨花压海棠,罗裙宜着绣鸳鸯。
人生富贵须回顾,魏国山河半夕阳。

纤纤初月上鸦黄,一朵梨花压海棠。
旧枕未容春梦断,为郎干瘪却羞郎。

潘安惆怅满头霜,一朵梨花压海棠。
去日渐多来日少,离人到此倍堪伤。

似说东风梦一场,江流曲似九回肠。
却将此日思前日,一朵梨花压海棠。

万转千回

作者又以少妇口吻写道:

一朵梨花压海棠,白头翁入少年场。
主人非病常高卧,醉倒檐前白玉床。

一朵梨花压海棠,芸窗思贴弱肌喷鼻香。
谁知白发龙钟者,云雨巫山枉断肠。

数年尘面再新敉,一朵梨花压海棠。
半夜灯前思往事,满窗明月满帘霜。

此日思君恨更长,空余涕泪两三行。
夜深忽梦少年事,一朵梨花压海棠。

在晚清小说《明代宫闱史》 第八回中,又有“满树梨花压海棠“:

成吉思汗见公主说得流利敏慧,加倍喜好她 ....一个是二八年华的公主,一个是创国开疆的霸主,英雄美人,自然是相爱相怜,可惜老少相差太远,难免不免应了俗话所说的“满树梨花压海棠了。

结束语

张先八十五娶妾的故事,彷佛是真的,但是苏轼没有写过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首七绝,而是写了一首七律。

管子宁集古人句为数首七绝,个中很多成句来自唐诗,但是不知道”一朵梨花压海棠“到底出自哪位墨客之手。

中唐墨客元稹有”一朵梨花“之句,出自七绝《白衣裳二首》之一:

雨湿轻尘隔院喷鼻香,美男初著白衣裳。
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
 

梨花压象床,表示美人坐在白色的床上,和梨花压海棠是两种境界。

笑话老翁娶妾的七绝,或许改编于元稹这首诗。

@老街味道

不雅观唐习律89|陆龟蒙皮日休并称皮陆,相互次韵唱和堪比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