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墨客贾岛,保定涿州人(唐朝涿州称为范阳),有诗云:
《北岳庙》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五岳,中华传统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五行不雅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本日的五岳是指泰山、西岳、衡山、嵩山、恒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西岳位于陕西省渭南;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这样看来,北岳恒山彷佛和保定没啥关系啊?
那么,唐诗宋词里的北岳恒山,是保定的大茂山吗?
这是千真万确!
自中华文明有信史以来,春秋战国至明代,北岳恒山一贯在保定曲阳(后来行政区划有所变更),直到如今曲阳县还保留有北岳庙,历朝也都在此敬拜北岳。古北岳恒山是保定大茂山,敬拜的庙是曲阳北岳庙,这是不争的史实。
古北岳恒山,即本日保定大茂山,主峰在阜平、涞源、唐县交界处。
拍照师:寒水919
保定探索之旅
——古北岳恒山的故事
Photos by Baoding city photography enthusiast
古北岳恒山(今保定大茂山)风景
拍照师:寒水919
古北岳恒山(今保定大茂山)风景
拍照师:寒水919
我国名山五岳之中的北岳是明末清初时才被定为山西浑源天峰岭的,而古北岳恒山则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一贯在河北境内,也便是河北省保定市的阜平县大茂山。 从秦代到清初1700多年的历史中,历朝天子敬拜的恒山都在河北省的大茂山,这些都有史籍记载。
自秦代至明代,北岳恒山一贯在曲阳(后来行政区划有所变更),直到如今保定曲阳县还保留有北岳庙,历朝也都在此敬拜北岳。直到明朝后期才把北岳恒山“易地安置”到山西浑源,清代才开始在山西的恒山敬拜北岳。
北岳庙的春天,位于保定曲阳
拍照师:雪浪石
保定曲阳北岳庙风景
拍照师:潜艇兵
保定曲阳北岳庙风景
拍照师:潜艇兵
保定曲阳北岳庙庙会
拍照师:风水拍照
保定曲阳北岳庙庙会
拍照师:风水拍照
保定曲阳北岳庙,守望千年
拍照师:潜艇兵
保定曲阳北岳庙
拍照师:半月谈
那么是什么缘故原由导致北岳恒山从保定迁到山西呢?
造成北岳改祀于山西省浑源县天峰岭可能的缘故原由大概有两方面:
一、河北在元代、明代初期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减少,同时建于大茂山上的原有寺院损毁严重,明朝从洪洞县向河北大移民可作旁证。而进入恒山交通壅塞,只能到曲阳敬拜,不能亲临登山之乐。同时山西在元末明初战役中丢失相对较少,人口及历史文化保留较多,于是朝中逐渐产生了改祀派,想把保定的恒山正位改祀于浑源的天峰岭。直到清初顺治年间满清入关不久并不理解实际情形,朝中改祀派占了上风,终于改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
二、浑源看重名山文化的宣扬、挖掘、培养,特殊是在天峰岭脚下修了悬空寺(北魏后期公元490年始修),天峰岭上建了不少的寺院、神殿,这也增加了改祀于此的分量。
保定古北岳恒山(大茂山)
拍照师:汀蘭苑
保定古北岳恒山(保定大茂山)
拍照师:汀蘭苑
保定古北岳恒山(大茂山)
拍照师:汀蘭苑
保定古北岳恒山(大茂山)
拍照师:汀蘭苑
保定古北岳恒山(大茂山)
拍照师:汀蘭苑
保定古北岳恒山(大茂山)
拍照师:汀蘭苑
保定古北岳恒山(大茂山)
拍照师:海啸师长西席
保定古北岳恒山(大茂山)
拍照师:汀蘭苑
保定古北岳恒山(大茂山)
拍照师:汀蘭苑
保定古北岳恒山(大茂山)
拍照师:汀蘭苑
如果单从自然景不雅观来讲,论山的雄、奇、险、秀,保定的古恒山皆在浑源的天峰岭之上;要论人文景不雅观和交通便利,古恒山就逊色了。清帝之以是“改祀”,据推测可能与崇尚佛教,看重人文景不雅观和交通便利有较大关系。
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由于路不好走,清帝才下旨把北岳从保定迁到了山西,可惜呀!
来源:一日看尽保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