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网西安7月10日电(吴德锋)“让文物说话”,并且用一部舞剧诠释这件文物,是著名舞剧《五星出东方》创作的初衷。
7月9日,“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扬在西安的启动仪式上,《五星出东方》农乐舞片段精彩亮相,引起现场不雅观众阵阵掌声。

《五星出东方》农乐舞片段演出剧照。

《五星出东方》的构想和题材来源于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稽核队成员在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创造这件织锦,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上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该剧以织锦护臂为切入,讲述了汉朝戍边将领“奉”在精绝古城与北人首领之子“建特”、精绝首领之女“春君”之间,从一触即发到并肩携手、从素不相识到深深认同,结下深厚情意的动人故事,近2个小时的演出,不同的舞蹈、音乐元素的领悟,呈现出了中华文化极大的多元性和原谅性。

舞剧五星出东方农乐舞片段亮相陕西

在启动仪式上演的农乐舞片段,以蛙作为夏日农事劳作的贯穿意象,舞者在汉乐府《长歌行》轻快反复的吟唱声中,通过跺脚、摇头等舞蹈姿态,描述出一段夏日劳作的景象。
舞段整体氛围活泼朴实,表现出农耕民气坎的知足和喜悦,也展示出大汉的农耕文化与精神富余的经济根本。

据理解,舞剧《五星出东方》由北京新疆两地联合出品、制作、演出,自2021年首演至今,收成专家、媒体、不雅观众满满好评,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培植“五个一工程”精良作品奖、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