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画鸡》,便是咏物诗的千古名作之一。它出自于明代墨客唐伯虎之手,是唐伯虎为自己的画作所写的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鸡诗。在这首诗中,唐伯虎就借助于雄鸡的威武和高洁形象,表达了自己的远大空想和抱负。
唐伯虎的诗,向来别具一格。最为范例的特点,便是多用口语,敢于打破格律限定,大胆表达真情实感。这首咏物诗《画鸡》,便是唐伯虎的一首通篇都是口语,且富有童谣风味的一首七言绝句。虽然它只有短短4句,却达到了形神兼备的高超艺术效果,历来令人拍桌赞叹。
《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全身洁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首句“头上红冠不用裁”,即雄鸡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这句诗很好理解,由于雄鸡头上的红冠是本来就长有的,自然也就不须要裁缝后期的剪裁。由此可见,唐伯虎在雄鸡身上,创造了不用装饰也很美的外在形象。即唐伯虎着重的是自然美本身,以是它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言外之意,也便是说唐伯虎更在意事物的实质。
次句“全身洁白走将来”,意思是说,雄鸡身披洁白色的羽毛,雄赳赳、气昂昂地走来。从诗意来看,这是一只羽毛洁白,冠顶通红的雄鸡。从写法来看,自首句到次句,是从局部到全面,且利用了强烈的色彩比拟。终极结果,便是唐伯虎描述出了雄鸡幽美而高洁的形象。而这也象征着唐伯虎自己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末了两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即雄鸡平生不敢轻易的就鸣叫,由于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要打开。众所周知,雄鸡的一声鸣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新的一天的到来。可见唐伯虎在这里是将雄鸡拟人化,描摹了雄鸡的生理状态。“不敢”二字,在这里用的很贴切,且具有着丰富的含义。
它既凸显了雄鸡的处事之低调,也歌颂了雄鸡清晨报晓的美德,而这也是唐伯虎个人的精神写照。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唐伯虎所扮演的则是独善其身,探求机会成为时期先驱者的形象。以是唐伯虎的这首诗,歌咏雄鸡,实在便是在抒发他本人的情怀和抱负。
其余,唐伯虎这首诗对付我们而言,也具有着警句浸染。它告诫了我们平时要谨言慎行,一旦话说出口,就要为自己所说的话,担负相应的任务。我们回过分再来看唐伯虎的这首《画鸡》,无疑通篇都是口语,但却能形神兼备的将雄鸡的威武姿态、高洁心灵、无私奉献,与人的情怀和抱负结合在一起,不得不说是咏物诗的千古名作,令人拍桌赞叹。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