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萧瑟景象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

——摘自曹丕《燕歌行》

年年陌上生秋草,当萧瑟秋风又起时,草木凋落,白露凝霜,不能不让人感慨岁月易逝,光阴易老。

这些古诗词句用来做秋色的案牍让你的同伙圈惊艳四座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摘自王绩《野望》

秋日是五颜六色的,但秋日的彩色和春天的不一样,春天是暖色调,秋日是冷色调。
一望无际的树林,被秋日都染上了冷而鲜艳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
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摘自王勃《滕王阁序》

四季之中,最美的傍晚在秋日。
夕阳落下的那一刻,天空都被染成了赤色,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鸟一齐飞行,秋日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

傍晚时分,渔夫在渔船上歌唱,那歌声响彻彭蠡湖滨;深秋时节,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惊叫,哀鸣声一贯持续到衡阳的水滨。

……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摘自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夜的月,有种孤清而安静的美感。
人间团圆日,一轮明月甘心悬于秋空,将光彩照到晶莹的露水上,这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淡如水的关怀。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摘自白居易《暮江吟》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将阳光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在微风中微微泛波。
阳光照到的地方,是鲜艳的赤色,而另一边,又是碧波荡漾。

如此美景,不能不让人感慨秋日的静美。

……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摘自杜牧《秋夕》

秋夜,最随意马虎引起人的相思之情。

天高云淡,独坐院中,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瞩目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满怀苦处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摘自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秋日的萤火虫有着执着而壮烈的诗意。

有人说,秋日的萤火虫象征着对真爱始终如一勤学不辍的追求,它会把握仅有的一个夏天的生命用力发光,一贯到探求到其余一半为止,如果你在秋日看到了萤火虫,那你就会有一个美满的爱情。

……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

——摘自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老舍最爱秋日的湖,在他笔下,大明湖的秋日,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以是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彷佛正与统统景物合营。

而洞庭湖的秋,可以用人间瑶池来形容了。
湖水清澈澄明,没有一丝烟波水汽,凝着秋色的清冷,天边闪烁着时隐时现的晨星,一轮圆月挂在空中,让人们感想熏染到秋日独占的明净之感。

……

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摘自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河边的芦苇,真的能撑起一全体秋日的萧瑟美感。

阵阵微风中,既柔柔又唯美,一抹属于盛夏尾巴的阳光轻轻洒下,透过层层芦苇,将洁白的芦苇花,映照出不同的色彩:浅黄色、米白色、淡粉色……无不使人沉醉在这迷人的美景之中。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摘自范仲淹《苏幕遮》

云天蓝碧,黄叶落满地,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上弥漫着空翠略带寒意的秋烟。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
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一贯延伸到夕阳之外的天涯。

一句诗席卷了一全体秋日的美景,物象范例,境界伟大,空灵气候,不同凡响。

……

金风细细。
叶叶梧桐坠。

——摘自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梧桐一叶落,而天下知秋。

经历了春花的残酷,夏木的苍茂,走进静美的秋日,滑落的片片秋叶,无疑是对生命的礼赞。

……

远村落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摘自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喷鼻香》

江南,有一种风景叫晒秋,俏丽的画面令人感到人间烟火的温暖。

丰收的喜悦,在秋日里,归天为竹笲之中红的、黄的或白的果实。
青石板上、土墙边上、菜园之中、台阶之上、屋顶平台上,哪能有阳光,哪儿就有晒着的果实。
与小村落的天、小村落的粉墙黛瓦、小村落的红叶古树构成一曲美妙的秋天景色图。

……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摘自秦不雅观《秋日》

玄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降霜时分,邗沟里,水还是清澈的,天上万颗星星,映在水里,和船是那么近。

秋日是最有诗意的时令,以露始,以霜终,质本洁来还洁去。

……

西风乱叶溪桥树。
秋在黄花羞涩处。

——摘自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萧瑟,溪桥边树枝头的枯叶被吹得零落纷飞,菊花也垂首自哀,尽显秋的荒凉。

人都道菊花能傲霜,实在菊花的羞涩又有谁看到,

一夜浓霜摧打,尚未抬开始来,那羞答答、苦涩涩的神态,多像是待字闺阁的少女。

无外乎人们形容待嫁的女孩,都说是“黄花大闺女”,有着菊花羞答答的美,又有着对爱情、婚姻心急迫切的斟酌。

……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摘自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月光皎皎如霜,秋风送爽犹如流水一样平常清凉,清秋的夜色总是令人沉醉。

……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摘自苏轼《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秋日的傍晚,山色感化着霞光,湘江的水风平浪静,岸边,秋花正开放。

远处的树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乌鸦还在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

月落乌啼霜满天,思乡情更深。

……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摘自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秋日,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在沉着的湖面划一条小船,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夕阳西下的俏丽景致,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让我再不能行往远方。

……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摘自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秋凉的夜露肃清残暑的余热,拂晓的垂垂清风吹散朝霞。

秋露,总是有着特殊的禅意。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朝露之易逝,比喻万物之变迁无常。

……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摘自林逋《咏秋江》

秋日,是芦花飘飞的时节,大片芦苇茫茫如雪,轻绵如云,摇摇荡曳,洋洋洒洒,给人带来芦花飞雪的视觉盛宴。

即便雪霜凌压也毅然傲立,那份骨气足以羞涩寒风,虏获梅心。

……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摘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涯。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如此恢弘大气的晚景,却让人感到肃杀持重的寒气。

……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摘自朱淑真《秋夜》

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玉轮依然是那么通亮。

月上柳梢头,人也该约在薄暮之后,可是心上的人又在何方呢?

……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摘自刘翰《立秋》

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
秋风吹来,顿觉枕边清新风凉,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瑟瑟夜未央。

……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摘自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秋色如纱,笼罩着远山如横卧的眉黛,月色倒影入江波,秋夜的云影映入潇湘。

在睡梦中,醉魂要去追逐那企慕已久的凌波仙子,请见告西风,今夜里给我多送些清凉。

……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生僻清深秋时候。

——摘自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秋日的诗情画意,怎少得了大雁的身影。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秋日,看着成群的雁儿正向南方飞去,让民气底顿生凉意,不免又增加几声悲哀的嗟叹。

……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摘自白朴《天净沙·秋》

傍晚时分,太阳逐渐西沉。
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落落是多么的孤寂。

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涯。

远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相互夹杂,这是多美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天景色图。

……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摘自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在秋日,大雁总是寄情寓意的信使。

它们从长满红叶的秋林上空长鸣而过,声音高亢、凄厉、绵长,传之久远,特殊能够激起人们的忧伤之情。

阔别家乡的游子,醉卧在秋菊盛开的园中,看着北雁南飞,隐约听到秋雨轻打着芭蕉,声声不断,梦里已经回到了家乡。

……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摘自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秋日,一身蓑衣,一把鱼竿,斜跨一个鱼篓,清闲清闲中带有些许禅意,无关风月,不念浮尘,在小雨微风中垂钓。

任往事如过眼烟云,不必铭心镂骨、琐屑较量,何不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东风为伴。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摘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寒秋时节,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清闲的生活。

生命万物为自由的搏击,十分悲壮,也念人十分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