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纵有满腔的报国情怀,也只是一个七品的小吏,无法施展自己的伟大抱负,却在不知不觉中蹉跎了岁月。
后来他以为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丁宁时日,于是在其66岁那年,他终于做出人生的重大决议。
下面分享韦庄探访旧居,伤感地吟诵了一首七律,句句悲愁,更令人潸然泪流。

樊川旧居

唐代:韦庄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

韦庄探访旧居伤感地吟诵了一首七律句句悲愁更令人潸然泪流

应刘去后苔生阁,稽阮归来雪满头。

能说乱离唯有燕,解偷空隙不如鸥。

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

安史之乱后,到处都是烽火狼烟,文人墨客们都感到毫无用武之地,唯有西蜀王建优待文人。
于是墨客怀着忐忑不定之心,踏上了入蜀之途,他要在一个全新的天下再次开拓。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无比精确,他不仅深得信赖和重用,而且只是短短十年,他就成为西蜀的宰相。
这首诗便是他入蜀途中经由樊川时,有感而发,抒写了一份感伤情怀。

墨客多年来一贯辗转各地,已经良久没有返回樊川旧居。
这一次他趁此机会回去探访,虽然心中已经预感到故居一定不比从前,但事实上却比他的料想还要荒凉。

首句用一个“却”字开头,令人倍感突兀,仿佛墨客自己也是临时决定,以是次句表达出的愁苦心情也就很随意马虎理解。
“夕阳衰草杜陵秋”,杜陵是古代君王的陵墓,这里是樊川的代称。
夕阳、衰草,都是令人伤感的意象,也委婉隧道出墨客对晚唐的现实已经失落望透顶。

接下来墨客连续表达伤感之情,只是没有直抒胸臆,却借用典故委婉地表达。
“应刘去后苔生阁,稽阮归来雪满头。
”两句话有四个名人,应玚、刘桢、嵇康、阮籍,都是建安才子和竹林名贤。
墨客说他们去了之后,也悲叹断垣残壁,苍苔入阁;归来之后,更显干瘪朽迈。

墨客自比先贤,表达了悲戚之情,然后触景生情,颈联又从动物的角度,诉说了家国不幸。
“能说乱离唯有燕,解偷空隙不如鸥”,飞燕四处劳碌奔波,一定很能体验到乱离之苦;墨客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学习鸥鸟,像它那样高枕而卧、清闲清闲。

人生苦短,很多事情还没有机会去落实,不知不觉就华发早生。
墨客此去西蜀,既抱着极大的希望,也充满了迷茫。
他担心自己劳心劳力,每天就像燕子一样劳碌,末了依然一无所获,还不如效仿欧鸟清闲洒脱。

墨客千愁万绪,末了终于一股脑地凝固在诗行,“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
”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笛声悠扬、泪湿衣裳。
墨客用笛声引起人们的遐思,也将愁怨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如此深厚的情绪,唯有像韦庄这样经历丰富之人才能体悟。
墨客生平颠沛流离,经历了浊世,又神往着繁盛;总是事与愿违,又一贯不甘落魄。
但他依然希望自己一起跋涉和寻觅,辛劳付出终会有回报。

韦庄的这首七律写景悲惨、情怀伤感,充满了动乱时期的悲愁和迷惘。
作者开篇就以拣选了“夕阳、衰草”的意象,展现了深秋的萧索和悲戚。
颔联又自比先贤,委婉地表达出物是人非、彷徨无助的惆怅。

墨客如劳燕一样辛劳,却不愿效仿鸥鸟那般闲适,他高下求索、南北奔波,只为探求到一条可以施展才华的路子。
可是前路漫漫,步履维艰,他也感到孤寂和迷茫,现实和梦想的冲击,终于让他情不自禁地热泪潸然!

来源:小慧带你进收藏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