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为表达拳拳爱国之心,墨客们或是直抒胸臆,或是托物言志,或是借景抒怀,将自己对国家的满腔激情亲切,倾注于笔墨之中,谱写出一曲曲流传千古的歌谣,冲动着中原儿女。

第一首:唐代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0首经典爱国古诗文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字字皆显赤子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感悟:

自古忧国忧民之士,皆是天下伤心之人,辛弃疾如此,陆游如此,杜甫更是如此。

墨客一开口,便是“国破山河在”,用国破城荒的凄凉之景,再衬之以春日草木深深之象,给人以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如此支离破碎的山河面貌,竟然令长安的鸟儿与鸟儿都为之落泪,震荡。
借由此番拟人化的艺术手腕,墨客的忧愤之情进一步加深。

想到由于战役的到来,自己所经历的离乱之苦,百姓们所遭遇的各类磨难,墨客的心中悲痛万分,止不住的挠头,竟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即便是再读一万遍,也会被墨客最诚挚的爱国之心所冲动。

第二首: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回籍。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感悟:

何谓“先天下之忧而忧,乐天下之乐而乐”?读一读杜甫的诗便能知晓。

离乱之中,他忧心不已,字字句句皆是令人潸然泪下的肺腑之言,诸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般触民气弦。

当听闻朝廷收复河南河北,离乱结束之后,墨客终于展露了久违的笑颜,更由于过于激动喜极而泣,流下的泪水竟沾满了衣裳!

每每读起这一句“漫卷诗书喜欲狂”,仿佛瞥见饱经岁月沧桑的墨客,坐在烛光前夜读诗书时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

他愉快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更是庶民百姓终于不再饱受离乱之苦。

第三首:宋代墨客陆游的《示儿》

去世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感悟:

陆游现存的九千多首诗歌,爱国主题方面的诗歌基调大多忧郁,情绪大多深奥深厚,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明明年夜志壮志,却因对现实无比失落望而产生的无力感,本诗便是个中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令众人冲动万分的诀别诗,全诗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动听至深。

传闻,直至晚年回到山阴老家,陆游心中最牵挂的依旧是国家大事,梦里想的还是收复山河。

即便是病笃之际,爱国之士陆游还不忘叮嘱他的孩子,待到山河收复后,不要扫墓之时见告他这个好。

第四首:南宋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复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感悟:

与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相似,在这首诗中陆游也直白地流露出许久不见的喜悦之情。

写这首诗的时候,陆游正在间隔西京千里之遥的杭州,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

当宋军收复西京的喜讯从北方传来,墨客的心中无比愉快,于是执笔赋诗夸奖武均将军老当益壮,收复西京实乃壮举令人敬佩。

在墨客看来,天道正义是站在大宋这边的,金人千百年来想要一统中原是痴人说梦,终将破灭。

他坚信,明年寒食节到来之时,敬拜先帝陵墓的青鸟使,将通过驿道直达洛阳,那时候一起上会有盛开的洁白梨花相送!

第五首:明代夏完淳的《别云间》

三年羁乘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感悟:

本诗是墨客被清廷逮捕后,被解往南京前,诀别故乡松江时之作,是一首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诗篇。

首句之中,墨客以哀伤的基调,自己困难孤苦的飘零生涯写起,写到自己今日被捕的不幸结局。

此刻,墨客最忧心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故土沦丧之痛,山河破碎之悲。

他深知自己命不久矣,难以再次回抵家乡,因此在离去故乡之际,心中自然是万分不舍。

在诗的末了,墨客更是立下“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誓言,生前无法完成抗清大业,灵魂归来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规复大明江山。

如此刚毅不屈的战斗精神,齐心专心为国的小儿百姓情怀,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

第六首:宋代墨客文天祥的《过单独洋》

辛劳遭逢起一经,兵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出生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单独洋里叹单独。

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

感悟:

文天祥的这首诗,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牢牢联系在一起,用用年夜方冲动大方的语调,谱写出一曲舍身殉难的爱国誓言。

如司马迁所言,“人固有一去世,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在国家危难之际,墨客以身取义,将自己全部的精力与韶光,都奉献给抗元奇迹,即便是在死活存亡之时,心中最牵挂的还是国家。

全诗中最动听的莫过于这一句“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犹如一曲生命的赞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

第七首:南宋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整顿旧山河,朝天阙!

感悟:

岳飞的这首词,字字铿锵有力,句句年夜方冲动大方,是一首激情豪放的爱国誓词,无处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沦陷的国土,墨客的心中十分激愤,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功名利禄,而是国家的命运。

此刻,他的心中只想精忠报国,收复河山,完成统一大业。
有此忠臣良将,当是南宋之幸!

只可惜,他的一片羞辱之心,竟由于佞臣秦桧的诬陷,背负“莫须有”的罪名,终极不是醉卧疆场,而是为自己人所害。

如此悲情的结局,更令人酸心不已!

第八首: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平凡巷陌,人性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感悟:

辛弃疾,同岳飞相似,齐心专心为收复山河奔忙流落,居庙堂之高忧国之忧,处山林之远乐民之乐,始终有良心身为国为民的初心。

在这首词中,墨客利用他最善于的典故,诉说着自己的满腔报国激情亲切,宣泄着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词句中,他对盘据东南,击退曹军的孙权有多崇拜,对金戈铁马,战功显赫的刘裕有多欣赏,对这苟且偏安的南宋小朝廷就有多失落望。

数十年如一日,墨客始终不忘抗金奇迹,多次为北伐献上善策,只可惜此时的南宋小朝廷沉迷于歌舞享乐,只顾偷安,并没有彻底的复国之心。

贰心中难过,却无人领会,只好“把栏杆拍遍”……

第九首: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感悟:

戴叔伦的这首诗,用直抒胸臆的办法,表达着自己对国家的深奥深厚热爱之情,展现出自己武断的爱国态度,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全诗最能凸显墨客心志的便是这一句“愿得此身长报国”,直白的将墨客希望以身报国的欲望展现出来,令人动容。

末了这一句“何须生入玉门关”,更是表明自己甘心战去世也不愿意被仇敌活捉的决心,给人以“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之感。

第十首: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死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拙荆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感悟:

林则徐,是众人敬仰的民族英雄,明明抗英有功,却遭屈膝降服佩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发配到迢遥的伊犁,被迫与妻子分离。

他虽心有不甘,十分不解,却由于心中迸发的强烈爱国情怀,让他不计较于个人得失落。

他对自己说:只要有利于国家,纵然捐躯生命也无怨无悔;自己绝不会由于害怕灾害的来临而躲避。

若要问他为何能够如此坦然面对生与去世,得与失落,那是由于,他对这片地皮爱的深奥深厚!

至此,十首经典爱国诗词分享完了,感谢阅读!

末了,祝大家国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