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张养浩《普天乐·平沙落雁》①

稻粱收,菰蒲秀②,山光凝暮,江影涵秋。

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

天天一首元曲  元张养浩普天乐平沙落雁附朗读

雁阵惊寒埋云岫③,下长空飞满沧州④。

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注释】

①平沙落雁:此为\"大众潇湘八景\"大众之第五首。

②菰(gū)蒲:菰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别号茭白。
蒲亦是水生植物,即苇子,可以编席。

③云岫(xiù):指云雾环抱的峰峦。
岫,峰峦。

④沧州:水边比较开阔的地方,常用指隐士住地。

【作品简介】

《普天乐》写的是清秋时候江边晚景。

【赏析】

《普天乐》写的是清秋时候江边晚景。
稻谷已经收割,水边的菰和蒲正是秀美之时。
山光与暮色相凝相聚,江水倒影中蕴含着秋的神韵。
江潮平 静,显得秋水宽阔;秋空辽远空旷,反衬得孤帆更加瘦小。
雁阵为秋寒所惊,穿过山边薄云,落在江边沙滩上。
红日西沉,秋风吹拂着渡口,主 人公凝目痴望,无尽的诗思与情愁在心中郁积。
这篇写景之作,意境辽远,境界开阔,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流落异域的无限忧思。
锻字铸句尤有 功力,如“孤帆瘦”的“瘦”字,既写帆小,又是墨客自身生理忧伤的投射。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 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生平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
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
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 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
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
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元勋、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 省参知政事,谥文忠。
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是元代主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大众三俊\"大众 。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言》,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赛大家书法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