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XX本科生,他朝社会领头羊。
祖国与我同命运,我为母校争荣光。
可以说,
今日XX本科生,他朝社会领头羊。
首先,这两句对仗工致,“今日”对“他朝”,“XX”对“社会”,“本科生”对“领头羊”,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高中的小同学们,还不翻出你们的小来源根基来记上!
学长跟你们说,任何古诗鉴赏,答上这么一句,绝对没毛病!
)
再者,这两句也有缺点。“社会领头羊”太张狂,不足谦逊。朱老师实在是比较低调的,诗不如其人,只有一个缘故原由,那便是:文采不足……
再看三四句。
祖国与我同命运,我为母校争荣光。
这一联的缺陷就更明显了。怎么能说“祖国与我”呢?这么写,太不持重了,肯定得改成“我与祖国”。
还是那句话,朱老师诗不如其人,是由于他文采弗成。为了一整联念起来好听,他把两个名词的顺序弄反了。
令人莞尔的是,朱老师始终没察觉到不对,念这首诗时,声音洪亮,感情充足,那叫一个年夜方冲动大方。我猜,在数学思维的影响下,朱老师是这么以为的:A平行于B,即是B平行于A,以是,我与祖国,等同于祖国与我。
末了,从整体上评价一下这首诗。没有做到全诗押韵,三四句更是说话不当。文采一样平常,只比普通酱油诗略强。但是,本诗将学生、学校、社会、祖国都涵盖了进去,气概非凡,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极富传染力。
品诗品完了,那么帮朱老师改一改,大家看看效果如何。
改诗首先改前两句。领头羊只有一只,还是谦逊些好。既然学校致力于把我们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那么把“领头羊”改成“有用人”吧。这样一来,不仅契合大学教诲理念,也可以和“本科生”押韵。
接着改后两句。先把“祖国与我”改成“我与祖国”,以示持重。再把第四句改为“誓为母校争誉称”,好让全诗押韵。
新诗今日XX本科生,他朝社会有用人。
我与祖国同命运,誓为母校争誉称。
自我反省作为一个放弃读研深造,不码代码转码字的XX学生,我恐怕做不到“誓为母校争誉称”这句话了。由于,我母校还真险些是个纯理工高校……我的思政课构成了我人文素养的百分之八十……
互换谈论大家以为我改得怎么样啊,该当是比较符合一个高中语文小高手的水平吧?
还有,这首诗无题,大家可以开动脑筋,看看起个什么名字好。
末了,如果这篇文章能得到大家点赞、评论的大力支持,我就去找朱教授献丑,领会一下当老师的觉得。然后,再低头当学生,听听他的教诲,看看他一个数学教授,对大众文艺是个什么意见?对我这个“不肖学生”,又是个什么意见?
这是曾经朱老师给我们上课的三尺讲台。
我常坐位置的窗景。(貌似暴露了什么……我的确不坐一二排正中,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