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出东城,拭探春情。
墙头红杏暗如倾。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喷鼻香尘,雪霁前村落。
东君用意不辞辛。
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昨天出东城踏青嬉戏。
墙上的红杳颜色很暗,茂密得彷佛要倾斜下夹。
栏杆内侧的各种花草却还没有露出花苞,春天的脚步还没走到这里。
俏丽的小路上,女子经由,扬起尘土和落花,前面的村落庄,刚刚下过雪。
这是掌管春天的神费力的脚步吧?想必春天来到之时,柔风一定会先吹下梅花。

上片以情景交融的手腕,写早春杭州城东郊的景象和探春者的心态。
“昨日出东城”,点明探春的韶光,以及探春的地点杭州城东郊。
“试探春情”,一个“试”字就把探春者的春心欲动的情态唯妙唯肖地传达出来了。
“墙头红杏暗如倾”,写探春的第一个光景。
从墙头伸出来的红杏色彩绿得如油漫出来了。
让人们首先领略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诗),“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宋祁《玉楼春》词)的探春神韵。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用一对抵牾句,提出早春栅栏内各种花草新苗嫩叶未发未露,而栅栏外早己春回大地,为过渡到下片进一步写探春幽情埋下的回环之笔。

  

昨日出东城拭探春情。料想春景春色先到处吹绽梅英

下片以承延手腕与上片呼应,写探春的第二个光景路景、第三个光景村落景等,直至进着迷话般的幻境。
“绮陌敛喷鼻香尘”,写探春男女们路途上的“春”景。
那是一条风景俏丽的郊野道路,那是一条“尽日细尘吹绮陌,迷却梦游归路”(清代纳兰性德《念奴娇》词),那是一条聚拢着探春女子的步履而留下芳香尘之路。
似有一点“行乐归恒晚,喷鼻香尘扑地遥”(唐代沈佺期《洛阳道》诗)的韵味。
“雪霁前村落”,写探春男女们进入前村落后所见的另一番“春”景。
雪止天晴后的前村落,留下的便是那被栅栏内冰雪覆盖着,尚未露面吐芽的各种花草与此相映的红楼与红杏,可谓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是回答上片埋伏的景情回环的一妙笔。
“东君用意不辞辛”,写探春者全身心地进入到一种美妙的幻境。
指挥春日运动之神啊,你是那样的把稳描述抖擞的春光,又是那样的不辞劳苦迎来春心。
唐代成彦雄《柳枝词》早已代探春者倾吐,“东君爱惜与先春,草泽无人处也新。
”“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笔锋一转,宕开情丝,引起探春者春心欲动的不仅仅是墙头红杏,绮陌喷鼻香尘,雪霁前村落,东君用意,还有你未猜想到的春光最初到来的地方,一眼见到的便是那花蕾刚刚开放的梅花。
末了两句“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画龙点睛,把苏轼追求梅的崇高品质那样一种春心境界升华到了新的高度。

 

 苏轼将春心与春景水乳交融地成篇,实属匠心独运,自然天成。
末了两笔妙不可言,毛泽东之词《卜算子·咏梅》与该词异曲同工,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