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容清禾

今日练习《当代中学生报》上的押题卷,碰着一题,原题见后文:

缺点选项:

B.三四句利用比喻和拟人,详细地描写海棕的树皮、树干以及树皮的颜色和纹理。

高考丨杜甫海棕行一诗不解十抱文之意则无法选对谜底

答案阐明为没有“拟人”。

但是回过分去看原诗句,“龙鳞犀甲相错落”,这句好理解,龙鳞粗、犀甲细,自然是形容海棕树之外不雅观,比喻没错。
但“苍棱白皮十抱文”一句。
翻遍了各种注释,搜索了各种古诗词网站,偏偏就只有“苍棱白皮”的注释,独独找不到“十抱文”之意。
若不解其义,一个“抱”字,学生就会误以为是人之动作,自然理解为修辞是拟人了。
“苍棱、白皮”说的是颜色,“苍棱”为暗玄色、“白皮”为白色,故而后面的“十抱文”只能是言其外不雅观光荣,“文”该是纹理之意。
“十抱”当是牢牢相依之意。
故而剖断此处无拟人手腕。

此属笔者肤见,还望各位大神不吝见教。

附原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海棕行

杜甫

左绵私邸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十抱文。

自是众木乱纷纭,海棕焉知身出群。

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识。

[注]左绵:即绵州。
绵州,涪水所经,涪居其右,绵居其左,故日左绵。
瀆:水边。
北辰:本指北极星,代指帝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禁绝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点题,描写远眺所见:在绵州私邸之畔、清江之滨,一株海棕高耸人云。

B.三四句利用比喻和拟人,详细地描写海棕的树皮、树干以及树皮的颜色和纹理。

C.五六句利用反衬手腕,以“乱纷纭”的“众木”来衬托海棕出类拔萃,不同凡响。

D.全诗脉络分明,章法谨严:前半描写海棕,由远及近;后半因树兴感,浑然天成。

15.这首诗表达了若何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剖析。
(6 分)

答案:

14.B (三四句中没有利用拟人)

15.表达了墨客对高耸入云、纹理奇特、卓尔不群的海棕喜好与赞颂之情;

托物言志,借海棕不能移栽帝都,委婉地表达了不为朝廷所用的烦闷与愤懑;

借海棕虽不能移栽帝都却时有西域胡僧识得,表达了虽怀才不遇却常有人赏识的自大与欣慰。
(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