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商朝至少曾是个很强大的王朝,商汤的功绩,许多人也有听说,但商朝到底有多强大,由于年代久远,史籍中短缺记载而难以理解。
实在,不用去翻泛黄的故纸堆,老祖宗留下的笔墨中早有线索,只是我们常日把它忽略了。比如在《诗经》里有一首诗,就清楚地记载了商朝的强大,它的名字也很直接——《商颂·玄鸟》。
这首诗歌笔墨不多,仅有119个字,全文如下:
定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糦是承。疆土千里,维民所止。
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以玄鸟为名,是由于玄鸟传说中是商朝的先人,这来自于一个神话故事,听说贩子先祖商契的母亲简狄在郊野,因吞玄鸟之卵有身而生下商契。
《商颂·玄鸟》的开头两句就点明了这件事:“定命玄鸟,降而生商。”
成汤是商朝开国君主,商国本来是夏朝的一个方国,成汤励精图治,部下又有伊尹、仲虺等一批有力的帮手,他发动征伐,听说打了十一次仗没有一次失落败。
而此时的夏朝,却不才坡路上刹不住车了。后人说到夏朝的灭亡,多归咎到夏桀头上,实际从夏桀的太爷爷孔甲开始,夏朝就没出过好好的君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沉迷酒色,喜好旅游打猎。
在那个时期,国家远没有之后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壮大,国力经不起这么折腾,夏朝实力低落了,就镇不住属下方国了,对商朝四处征伐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古代大家都很迷信,认为这都是上天的意愿,夏朝衰落是不受天宠了,商汤崛起也是受了定命,成汤以此昭告部落首领。
夏朝末了一位君主夏桀虽然暴虐,也无法视而不见,两军在鸣条进行了一场国运之战,结果是夏军兵败如山倒,夏桀被流放,夏朝灭亡,商朝霸占了九州之地,从此崛起。
以是《商颂·玄鸟》里说“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汤建立商朝被后人称颂,到了武丁登基后,商朝的实力发展到了壮盛期间。武丁内外都是一把妙手,对内他稳定了统治,办理了王室内部争斗的问题,对外则开疆拓土,把边陲和人口都大大增加。在河南殷墟创造的妇好墓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就记载着武丁期间商朝的壮大,武丁也被后人尊为武王。
武丁期间商朝有多强大呢?他拥有十辆豪华座驾——“龙旂十乘”,龙旂是天子专用的旗帜,上面画着龙,竿头系着铜铃,“乘”是计数单位,在商朝四马一车为乘。也便是说,武丁有十乘豪华龙旗马车,在本日看可能不算什么也便是个土豪,但要考虑到这是3000多年前的武丁时期,能有一百辆普通二马战车的方国就算实力强劲,这个力量已经是很强了。
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四方都来进贡,送来的粮食常常都装不下,这时,商朝的边陲达到了上千里——“大糦是承,疆土千里,维民所止”。顺便说一下,这句“维民所止”到了清朝雍正年间还掀起过一场笔墨狱。
商朝有多强大,实在还可以通过武王建周来看出。
武王伐纣很著名,但它的作战过程实在很短,不到一天韶光。武王得胜后,纣王虽然自尽,但商朝只是朝歌被攻占,在其他地方它还有很大力量存在。
以是周武王进入朝歌后,并不敢唐突,相反他任用商朝贵族微子和箕子,这也是为了稳定场合排场,安抚商朝贵族。
由于商朝实际是溘然去世亡的,广大地区还奉的是商朝的号令,周朝新立,它起初对商朝所属方国的掌握范围只能达到朝歌附近。
此后武王把军队分为三部分,朝歌附近驻扎的殷八师便是专门为了对付贩子的。武王大搞分封,又把纣王之子武庚封于朝歌以安定民气,宋国的国君也是富商贵族微子的后裔,周武王通过善待商朝宗室的手段来拉拢民气,防止商朝遗民发动叛乱。
就算这样,武王去世后商朝遗民还是发动叛乱,周公花了三年才平定,通过周公的东征,贩子复国的力量才基本被摧毁,这时离纣王去世去已过了十多年,可见商朝纵然到了末了,也还拥有很强大的实力。
乃至,商朝主要的方国鄂国,到了周厉王期间,纵然已经几次再三搬家,实力大不如前,还是联合诸夷发动叛乱——“呜呼哀哉!
用天降大丧于下国,亦唯鄂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至于历内”,可见商朝的影响力。
商朝的强大,《商颂·玄鸟》里也说的很清楚:
“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这首诗歌,正是富商后裔宋国为了敬拜先祖武丁所写的乐歌。说到宋国,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之仁被后世传为笑话,虽然有争议,宋襄公爱崇的却是日益衰落的古礼。可惜随着诸侯征战,礼崩乐坏、小人得志,宋襄公这样传统气质的贵族成了末了的坚持者,没人再能理解他。
古人云:礼之所存,民气向善。礼之无存,人心不古。
《诗经》常日被我们当成一部诗歌集,但实在,诗歌正是古代人们记录历史的主要办法。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故事上去读《诗经》,能得到更多的知识,比如上面说的《商颂·玄鸟》的故事。
不管从文学性和故事性上来说,《诗经》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但是《诗经》的措辞是雅言和方言的结合,里面许多词年代久远,当代已经属于生僻词,没有学过一点古文,要读懂《诗经》不是那么随意马虎。
如果您喜好《诗经》,又对里面的故事感兴趣,那有一本书恰好能知足须要——《诗经是一本故事书》。
它通过对传统的学术解读进行大众转化,把传统文化阅读者从呆板的学术苦读中解放出来。从饮食、事情、学习等方面,对《诗经》背后的故事、周礼制度进行全景式呈现,使读者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鲜活场景,达到读懂《诗经》、理解历史的多重效果。
作者王福利是冰心散文奖得到者,多年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推广,在《公民日报》等报刊揭橥作品近百万字,出版《止学:知止的人生聪慧》《楚辞是一本故事书》等多部传统文化著作,个中以散文解读《诗经》著作《诗风画境——走进〈诗经〉里的风景》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诗经》是流传2500多年的经典,既是唯美诗集,也是古代百科全书。《诗经是一本故事书》将带您重读《诗经》,感想熏染经典的魅力——越古老,越美好。
而且,对学生来说,《诗经》是现在语文学习中必学的经典,理解一些诗经的故事,能帮助理解,更好的学习。
有兴趣的朋友,点击下面链接可以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