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也不叫写诗,而是写歌词。
在当时的楚地,盛行一种楚歌。
只要有调子,谁都可以编一些词填上去。
只假如生活在吴楚一代的人,彷佛都会唱。
而且这种楚歌很有代入感,当年韩信就用一招“八面受敌”,让项羽的十万大军溃不成军,项羽也因此走到了绝境。

刘邦显然也很会唱这样的楚歌。
他生平写了两首诗(或者说两首歌词,我们姑且把它们都称为诗,下同),不过,我们本日读这两首诗的时候,却觉得刘邦写的这两首诗,画风完备不一样,完备不像是一个人写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邦剧照)

我们先来看看刘邦写的第一首诗《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写出霸气的大年夜风歌为何写给戚夫人的诗却那么软弱

这首诗年夜方凄凉。
尤其是末了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达了刘邦心中的落寞和悲哀。
他虽然是帝王,他虽然能够雄视天下,一统海内。
但是到了末了,却是所有的人都想背叛他。
先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接着是燕王臧荼、韩王信、赵相陈豨。
后来又是淮南王英布。
虽然他率军平定了英布之乱,但是,他本人也被英布射了一箭。
然而这还没完,北方的匈奴又虎视眈眈,他重新封的燕王卢绾,本来是他最好的兄弟,彷佛又有背叛他的流言蜚语。

从前的刘邦,朋友满天下。
现在却成了孤家寡人,找不到人和他说说心里话。

不过,刘邦心中虽然凄凉,但是,凄凉并不是主调,年夜刚刚是这首诗的主调。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种威服天下,一扫六和,舍我其谁的气势和霸气,满满的都是骄傲,都是狂放。

这是一种帝王的霸气,一种想要你本日去世你绝不可能活到来日诰日的霸气。

但是,在刘邦写的另一首诗里,我们读到的却是其余的东西。
这首诗是刘邦写给戚夫人的:“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柰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戚夫人剧照)

当时刘邦为了戚夫人,准备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快意为太子。
然而,刘邦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周昌这些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
吕后末了去求已经归隐的张良想办法,张良对吕后说,你把商山四皓请出来,给刘盈站台吧。
于是,吕后花重金请出了商山四皓。
当刘邦瞥见商山四皓站在刘盈身后的时候,于因此为刘盈羽翼已丰,不可动摇。

回去往后,刘邦就把这个见告了戚夫人,还对戚夫人说,你给我跳个舞,我给你唱首歌吧。
在戚夫人绝望含泪舞蹈的情形下,刘邦唱了这首歌。
也可以说,写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里,刘邦满满都是灰心丧气,意气消沉。
他认为刘盈是鸿鹄,已经羽翼丰满,高飞而去,横绝四海。
而自己手中只有短箭,就算是想要刘盈射下来,也是办不到的。

如果我们不明白刘邦和刘盈的关系,我们可能真的会和戚夫人一样,陪刘邦伤心落泪。
但是我们知道刘邦和刘盈的关系,我们知道刘邦的能力,他想要换太子,实在也便是一句话而已。
虽然有周昌等人反对,虽然樊哙等人肯定也会反对,虽然吕后更不同意。
但是,韩信、臧荼、韩王信、彭越、英布、陈豨等等这些一世枭雄刘邦都不放在眼里,周昌、樊哙、吕后又算得了什么?

(吕后剧照)

周昌连话都说不利落。
刘邦敢跑过去,骑在周昌的脖子上,周昌反对又若何?

​刘邦派樊哙去打卢绾,樊哙不动身,刘邦还不就绝不讲情面地让陈平、周勃去杀他。
如果当时刘邦不是行将就木,樊哙肯定就被杀了。

至于吕后,她连大声对刘邦说一句话都不敢。
当周昌反对刘邦废太子后,她作为一个国母,竟然赶紧跑去跪谢在周昌面前,可见她的无助。
要救刘盈,她还只能去求张良出主张。
我估计她当时可能并不是去求张良出主张,而是求张良救刘盈。
但是张良知道他去对刘邦说也没用,同时,也不想再招惹尘凡之事,才让她去请商山四皓的。

张良不过是推脱而已,没想到刘邦竟然把商山四皓很当回事,由此便认定刘盈的太子之位不可动摇。

刘邦真的把商山四皓很当回事吗?商山四皓无权无势,不过是四个隐居的老头罢了,也谈不上有什么德行。
而且刘邦心狠手辣,从来没认为老人家很主要,他怎么会把商山四皓当回事呢?

显然,或许刘邦压根就没想过要换太子,商山四皓只不过是刘邦推脱戚夫人的一个借口而已。

而刘邦一个写过《大风歌》的霸气帝王,写出了那么一首自轻自贱的诗,也不过是他推脱任务,找的一个借口搪塞戚夫人而已。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