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晓

多病倦长更,无端灭短檠。

窗间残月影,风际远钟声。

日本人竟能写出如斯好诗他这十首诗你一定没读过

江鸟歘群噪,邻鸡频乱鸣。

耿然不肯睡,支枕候天明。

“窗间残月影,风际远钟声”与杜甫诗句“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有些相似。

2.

亭梅

早梅一树傍檐发,占尽风情蝶未知。

霜后含喷鼻香千万蕾,腊前破蕊两三枝。

幽妍写得文贞赋,清丽裁成和靖诗。

宜嫁东君妆素面,从来寒杀雪生涯。

颈联“幽妍写得文贞赋,清丽裁成和靖诗”用了宋璟写下《梅花赋》和林逋写下《山园小梅》的典故,妥善恰切。

3.

新居

故国三川远,新居五岳邻。

弃官甘野趣,卷道抱天真。

但取少游足,颇忘荣叟贫。

养痾犹灭迹,肆志欲终生。

迄老无妻子,为谁有鬼神。

纷华何所悦?车马一浮尘。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
“但取少游足”用了《后汉书·马援传》中的典故,马援从弟马少游曾对马援说:“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宅兆,乡里称善人,斯可矣。
”这话大意是,人生一世,只要衣服够穿,食品够吃,有车可乘,有马可骑,当个小官,大家称善,那就可以了。
“颇忘荣叟贫”则用了春秋时隐士荣启期的典故。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的安贫乐道、不慕荣华富贵。

4.

倚杖吟

休文多病瘦,冯道鄙人顽。

泉石忘三伏,松篁了一闲。

剔蟫黄卷里,唤犬翠微间。

谈笑非无友,樵苏屡往还。

联中,“休文多病瘦”用了沈约的典故(李煜词句“沈腰潘鬓销磨”中的“沈”便是沈约),作者自比沈约,不仅因沈约之瘦,而且是因沈约之才华横溢。
颔联中的“泉石忘三伏”解释作者居住的“诗仙堂”是个避暑的利益所,使人忘怀了酷热;“松篁了一闲”让我遐想到白朴所写的“四季风月一闲身”,老于林泉之下,对作者而言正是“得其所哉”。
颈联写出作者隐居生活之闲适。
尾联解释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而是与樵夫有不少往来。

5.

幽况

竹树围庐虽地窄,小楼纵目赤城边。

溶溶郊水环山郭,惨惨寒云锁洞天。

一壑碧蓬三万里,七旬白发八千年。

弹琴商洛董文博,洗砚清泉魏仲先。

窗望梅花拂帘雪,炉燃松实起茶烟。

诗书自有终生乐,只此陶然了道缘。

这首七言排律表现了作者的得意其乐。
“弹琴商洛董文博”用了西晋人董景道的典故,董景道是个终生未出仕的学者。
“洗砚清泉魏仲先”用了宋初墨客魏野的典故,魏野是“晚唐体”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自比此二人,解释自己虽然隐居,但做个墨客却是绰绰有余。

6.

重阳雨

篱边湿帽山间雨,秋色使人思孟嘉。

贫似渊明诗未似,羞将白发对黄花。

作者在重阳节想起了“孟嘉落帽”的典故,感叹自己贫穷有如陶渊明,但诗与陶渊明比较还有间隔。

7.

闲游二首 其一

读书扫窗前,览物竚(音柱)庭际。

水减池鱼忙,雨歇山蝉嘒。

岩泉涤炎蒸,杖屦助流憩。

永醒梦中梦,独游世外世。

这首五言古诗清新自然,颇有宋人之风。

8.

幽居即事

山气殊人间,常含邃古情。

四季云树色,一曲涧泉声。

雨湿莺衣重,风暄蝶袖轻。

为诗虽至老,未使鬼神惊。

这首五律相称流畅,值得一读。

9.

自况

八十顽翁为底事,昼凭乌几夜青灯。

轸才抱拙终孤陋,诗律参禅落小乘。

杨秉流传三不惑,喷鼻香山乞与百无能。

弊炉煎药又煨芋,仿佛江湖一病僧。

颈联中的“喷鼻香山乞与百无能”化用了白居易诗句“忧劳缘智巧,自喜百无能”。
尾联中的“仿佛江湖一病僧”与北宋墨客王禹偁(音称)诗句“兴味萧然似野僧”有些相似。

10.

谢添户氏自南所惠黄精

南雁寄书兼馈药,深情且喜旧痾痊。

两乡云水三千里,一别参商五十年。

幸服黄精颐老耄,须除白发化神仙。

生前会面知难得,为写幽怀报小篇。

朋侪赠予黄精,作者赠他此诗,感谢朋侪的深情厚谊。

石川丈山的十首诗就先容到这,你以为他的诗是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