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长啸失落败后①
簇簇旌旗士气新,雄风直扫朔方尘②。
昙花一现伊何敌,卷土重来系此身③。
愧我乏能光史册,有谁杀贼慰斯民④?
漫云残局难整顿,觅得尊罍共解颦⑤!
注释:
①此诗系作者于1913年湖口叛逆失落败后所作。长啸:本义为长声吟啸。《晋书·王廙(yì)传》:“尝从南下,旦自寻阳,迅风飞帆,暮至都,倚舫楼长啸,神气甚逸。”《南史·渔父传》:“孙缅为寻阳太宗,恒于渚际见一渔父,神韵洒脱,垂纶长啸。”此处长啸似借指寻阳,寻阳即九江,湖口旧属九江府。孙中山于1913年7月发动“二次革命”,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叛逆,讨伐袁世凯,结果被袁军弹压,叛逆失落败。
②簇簇:聚拢,浩瀚。“二次革命”时,除李烈钧外,还有黄兴起义于南京,柏文蔚独立于安徽,许崇智、孙道仁独立于福建,陈其美攻上海制造局。此二句意谓当时很多地方都举旗反袁,彭湃的革命潮流直扫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
③昙花一现:这里借指二次革命很快失落败。卷土重来:此句意谓失落败也不要紧,大张旗鼓的任务就在自己身上。
④愧我二句:谓叛逆失落败,自愧没有能力攫取胜利,光耀史册;希望有人能来消灭袁逆,以慰公民之心。
⑤漫云句:意谓不要说失落败后的残局难于整顿,表示自己并不灰心。尊罍:都是古代盛酒之器,这里代表饮酒。颦:皱眉,忧闷之意。此句意谓以酒消愁。
韵松来槟相聚,未几又之日本,有赠①
久别相逢意倍亲,残冬松柏益精神②。
问君可记当年事③?叹我难知此后身!
把酒言欢惟旧好,联床共语喜斯人。
何时得副苍生望,羞道漂流别有因④!
注释:
①韵松:方声涛之字。方声涛详见本书作者简介。槟:槟榔屿,马来西亚所属地名。1913年湖口叛逆失落败后,李烈钧流亡外洋,与方声涛在槟榔屿相会。不久,方去日本,作者因作此诗话别。
②残冬句:写季候,借以夸奖方声涛在困难之中像松柏一样不屈不挠,更见健壮;同时也用以自勉。
③当年事:方与李同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返国后同在云南讲武堂任教官。方又是李的旧部,1913年同在湖口叛逆。
④何时二句:作者在外洋漂流,是为了联结志士,积蓄革命力量,以便将来拯救国家。但是此志不知何时才能实现,以符合公民的欲望,以是在人前“羞道”。
甲寅除夕①
吁嗟何日得休肩,到处奔走又一年②。
杀气迷漫欧大陆,妖氛黯淡故乡天③。
愁肠断尽巴黎女,好梦惊残蓬岛仙④。
我为众生抱悲悯,爆花声里枕戈眠⑤!
注释:
①甲寅:农历1914年,甲寅除夕则是1915年2月l3日。
②仆仆句:作者在湖口叛逆失落败后,流亡日本、南洋,并到欧美等地稽核,至写此诗时已及一年。
③杀气迷漫:指1914年第一次天下大战在欧洲爆发。故乡:大言之指中国,小言之指江西。妖氛:袁世凯背叛民国,实施独裁专制,杀害革命党人;袁党汤芗铭为江西都督,残杀革命志士及公民群众,人称“汤屠户”,此句当指此。
④巴黎女:指巴黎妇女,此代表欧洲公民。蓬岛仙:似指日本公民。
⑤悲悯:悲天悯人,关怀国家公民。枕戈:枕着兵器,谓期待杀敌,不敢安睡。
乙卯除夕有怀,因成一律并柬蓂公①
忘年忘节几春秋,棘地荆天任我游②。
民困敢辞驰骤苦? 病多犹抱武汤忧③。
重来昆海寻心腹,直捣幽燕杀国仇④。
画里河山固无恙,甲兵洗净足高修⑤!
注释:
①乙卯:农历1915年。乙卯除夕则是1916年2月2日。蓂公:即唐继尧,唐字蓂赓。
②忘年二句:意谓自己多年四处奔波,忘却了年节。世路虽然困难,但也任我行游。表现作者为国事费力、不怕困难的意志。棘地荆天:各处荆棘。比喻世道纷乱,国步困难。
③民困二句:意谓现在公民遭受苦难,自己岂怕奔忙劳累而不管不顾?自己虽然多病,但仍有如周武、商汤那样忧国忧民之心。武汤:即周武王、商汤王。
④昆海:即滇池,代表昆明。心腹:指唐继尧等。作者1909年到昆明,任云南讲武堂教官、陆军小学堂总办,辛亥革命前离昆,1915年12月又来昆明与唐继尧等相会,参加护国叛逆。幽燕:地区名,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唐以前属幽州,战国时属燕国,故称幽燕。这里泛指袁世凯所在的北方。国仇:这里指袁世凯及其同党。
⑤画里河山:江山如画之意。甲兵洗净:战役停滞,洗兵器而藏之。杜甫《洗兵马》诗:“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高修:高蹈,隐居。此句意谓打倒袁世凯后国家太平,不再用兵,自己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