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萧劲光肝脏上的肿瘤已经压迫到脾脏,疼痛难忍,呼吸困难。
3月20日,医院发出病危关照书,他的家人和海军机关职员怀着沉痛的心情开始准备后事。
此后几天,只要复苏过来,萧劲光依然坚持听广播,听事情职员读报。

“中心赞许海军见地,以1949年4月23日成立华东军区海军的日期,作为中国公民解放军海军成立日期。
”听到秘书读出这则,萧劲光使劲点了点头,笑道:“海军40年,风风雨雨,不易,该好好庆祝。
”他费力地对身边事情职员说:“你们帮我准备一个稿子,我有话说。

4月1日,“海军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在海军礼堂举行,时任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宣读萧劲光写的《致纪念公民海军出身40周年大会的贺词》。
但礼堂里,无数海军官兵忍不住堕泪。
由于就在两天前,3月29日,萧劲光去世了。

“同道们:

海军首任司令骨灰撒在东海 遗嘱称会看到台湾回归

本日,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中国公民解放军海军出身40周年。
我作为公民海军行列中一名老战士,此刻的心情与同道们一样,感到由衷地高兴……我衷心祝愿公民海军在当代化培植中不断取得辉煌的造诣,衷心祝愿同道们奋发努力,再攀高峰,尽早实现中国公民建立强大海军的夙愿……”

如今,我们的海军已然强大,公民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数十国舰艇来我国参加阅舰式。
萧劲光的夙愿已实现。

“海军司令员乘渔船察看”

这统统,要回到70年前那一天。
1949年10月中旬,衡宝战役的炮声刚刚停息,时任湖南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在长沙溘然接到电报,毛泽东主席召见,有要事面商。
萧劲光只带着一位秘书,急忙动身进京。
毛主席非常高兴地跟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解放全国的作战任务虽然还相称繁重,但是组建一支空军和一支海军的任务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空军的筹建事情已经差不多了,我们决定让刘亚楼去当司令员。
现在要动手筹建海军,中心想让你来当司令员。
怎么样?”

1959年10月,萧劲光在中南海和毛泽东一起。

由于思想上毫无准备,萧劲光坦率地说:“主席,我是个‘旱鸭子’,又不懂海军,哪能当海军司令员?我晕船挺厉害,连海船都坐不得。
我这辈子统共坐过五六次海船,每次都晕得不轻。
”毛主席笑着说,我便是看上你这个“旱鸭子”,是让你去组织指挥,又不是让你整天出海!
停了一下子,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20多年来,我们和日本鬼子打仗,和国民党反动派打仗,都是钻山沟,钻青纱帐,紧张在陆地上。
现在要培植海军了,派谁去当司令员呢?你理解我们部队的传统。
我们搞海军要争取苏联的帮助。
你留过苏,懂俄语,理解苏联部队的情形,这些都是有利条件。
对付毛主席的选择,萧劲光的儿子、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原副研究员(海军大校)萧伯鹰跟《环球人物》说:“创办海军须要首创组织能力强的领军人物,毛主席理解、信赖他,才选择了他。

“刚开始,公民海军有什么?真的是空空如也、一穷二白。
”萧伯鹰说,“我们的舰艇可以称得上‘五花八门’,既有英国、日本产的,也有美国造的,便是没有中国造的。
”这些舰艇有一些原属八路军、新四军的沿海游击队,有一些是国民党海军叛逆、投诚的舰艇,以及解放军在战斗中缴获的,还有一些是广东军区华南海军江防司令部紧急向一些地方部门购买、征调的。

萧劲光曾在日记中记下:“这些舰艇性能掉队,迂腐不堪……134艘舰艇的排水量加在一起也只有4万多吨。
有的小舰艇只有二三十吨,乃至十几吨。
且航速很慢,有的只有七八海里。
”“但它们是公民海军的,是新中国的,是属于公民的!
是中华民族海上长城的第一块砖……”

萧劲光上任后,轻装简从察看。
北起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疆,沿海的岛屿、港口、港湾,他逐一查看。
察看中发生了一件事,他晚年都记得很清楚。
“我到威海卫去看一看刘公岛,没有船,就跟渔民借船。
渔民说,您是海军司令员,您还跟我借船啊?”这句话让萧劲光感慨万千,事后他对随行职员说:“记下,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乘渔船察看刘公岛。

萧劲光察看刘公岛后仅两个月,公民海军奉命参战,协同陆军发起理解放万山群岛的战役。
这是公民海军成立以来的首次海战。
与公民海军16艘改装舰艇对阵的,是配有30多艘舰艇、总吨位超过1万吨的国民党第三舰队。
战斗中,公民海军的解放号单艇突入敌阵,直扑国民党旗舰太和号。
两者的间隔迅速由800米缩减为100米。
一艘小炮艇竟然向一支舰队发起攻击,这在世界海战史上也是少有的战例。

海军战士都是刚刚由陆军转为海军的,他们在海战中还是利用陆军的打法。
海军战士把手榴弹扔到敌舰甲板上,再跳上去抓俘虏。
事后一个被俘虏的国民党水兵说:“海军都是舰对舰、炮对炮啊,没听说扔手榴弹的,也没见过端着刺刀跳到人家甲板上抓人的!

便是在这样的装备下,公民海军共击沉、击伤敌舰十余艘,并缴获了各种舰船十余艘,创造了以劣势装备降服上风装备的辉煌战绩。
毛泽东当时电令奖励:“这是公民海军首次大胆战例,应予学习和表扬。

“海军是一个军种,领导机关应在北京”

受命组建海军领导机关时,萧劲光碰到了两个难题。

“海军是一个军种还是兵种?海军领导机关建在北京还是沿海城市?对此,军委领导有不合。
大部分人认为海军便是总参谋部下面的一个业务部门,没有必要成立独立的领导机关。
还有人主见,海军领导机关不设在北京,可以设在青岛、天津或别的沿海城市。
”萧伯鹰说。

萧劲光在回顾录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意见:“我在考虑这两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苏联和美国海军的情形。
它们都是大国,它们的海军都有各自的独立系统和领导机构。
我国也是大国,有如此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疆,海军的培植必须从长远着眼,而不能只顾面前。
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坚持海军该当是一个独立的军种,而不能是一个兵种,更不是一个业务部门。
海军领导机关该当设在北京,这样才能翅膀中心和军委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得到中心和军委果指示。
同时,从海军的业务范围来说,与政务院许多部门,如外交、交通、水产、科委以及各工业部门,都有密切关联。
设在北京,才便于及时洽商,及时办理问题。

当时,毛主席正在苏联访问。
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往莫斯科给毛主席打电话。
毛主席回话说,海军该当是一个计策决策机构,是一个军种,应单独成立司令部,海军领导机关应设在北京。
这两个问题才算明确下来。

起初,海军不同部门分散在不同的胡同里办公,险些遍及半个北京城。
萧伯鹰还记得:“那时候我五六岁,家住东单麻线胡同,那是个两层楼,我们一家人在上面住,下面便是海军领导开会的地方。
”“一些海军部长上班都没有车坐,坐叮当车(电车)上班。
有些海军官兵坐车都没钱买票,有位后勤部长回顾,‘一到下车,售票员问我们要钱,我们就说没带钱,售票员看在是解放军的份儿上给免了票,我们都狼狈到这个份儿上’。

1950年3月中旬,萧劲光到中南海颐年堂向毛主席申报请示关于筹建海军事情的详细情形。
他半开玩笑地说:“主席,我现在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连个立足的地方都没有啊。
”毛泽东当即问:“你们机关有多少人?”萧劲光回答:“司、政、后、卫,几个部加在一起,900人。

毛泽东说:“人不多嘛。
海军是一个计策决策机构,要设在北京,要有长期打算。
没屋子,可以自己盖。
这样吧,你们写个报告,我来批钱。

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成立大会召开。
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国有了自己的海军首脑机关,这在当时是条国际要闻。
但当天的“仪式”却有些寒酸。
海军没有专门的礼堂、会议室,成立大会是借用协和医院的礼堂举行的。
礼堂里有1000多名海军官兵,但没有一人穿海军军服,他们的衣服样式不一、颜色不一,唯一的海军标志是帽子上崭新的带着铁锚的帽徽。

对付要建立什么样的海军,萧劲光当时讲了几个要点:我们要建立一支自卫的、防御的海军,而不是一支侵略别国的海军;我们的优胜条件是靠近海岸,有浩瀚岛屿,要充分利用这个上风,把每个岛屿变成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我们这支海军在计策上是防御的,在战术上却是进攻的;我们不建重型的舰队,要建轻型舰队。

要买舰,更要自己造舰

成立大会后不久,萧劲光到中南海向毛主席申报请示海军三年培植操持,提出想前往苏联进行事情稽核。
毛主席表示:“很有必要,应尽快成行。
”萧劲光又提出:“主席,苏联顾问见告我们,装备问题他们海军部定不了,国防部也定不了,要斯大林同道拍板,光我们自己去谈恐怕弗成。
”毛泽东会意地点点头。
1951年11月,萧劲光带着《海军培植三年操持》赴苏,与苏联海军方面卖力人面商。
这一事情议定后,周恩来当即为毛泽东起草了致斯大林的电稿。

菲利波夫(斯大林代号)同道:

由于我国目前面临的国际形势,为培植海军,我们亟需从苏联得到以下装备:鱼雷快艇、鱼雷、装甲舰、猎潜艇、扫雷器材、海军要塞炮和歼击鱼雷机。
为此,我发起即派我国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偕参谋长罗舜初、顾问顾济民前往莫斯科,与苏联海军商榷我国海军培植问题及其所需装备的订货事宜。

苏方基本上答应了我国海军的订货哀求。
一年多往后,萧劲光又带团访苏,办理装备订货问题。
就在一片向好的时候,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了。
这会不会影响协议的履行?萧劲光心里有点打鼓。
果真如他所料,3月12日,罗舜初给萧劲光发电报说,新上任的马林科夫等人乃至不知道之前中苏签订的订货协议,几次会商均表示知足中国海军提出的订货哀求有困难。
萧劲光给罗舜初回答了一个长电报:“统统只管即便争取现成品、半成品。
哪怕是他们用过的,只要还有作战能力和教诲浸染,总比完备没有好……日本和台湾正在拿着美国那些过龄的东西加强武装,向我封锁打击。
又要知道,苏联目前不可能给我们许多新东西,他们最新最秘密的东西绝不会给我们。

1953年6月4日,中苏签订《关于海军交货和关于在建造兵舰方面给予中国以技能声援的协定》,萧劲光核算了一下,末了确定的舰艇数量是1952年订货操持的1/3,驱逐舰砍掉了一半,飞机仅仅只有原操持的1/6。

萧劲光早就意识到,从国外买舰艇是必要的,但单靠这一条路弗成。
早在1950年,他就给总参谋部写了一个报告,申请“建造几艘小型巡逻艇”。
报告很快得到军委批复,海军党委把这个任务下达给华东军区海军,交给了江南造船厂。
1951年3月,第一艘巡逻舰落成,举行试航。
结果刚一下水,还没离港便翻了。
检讨缘故原由,创造紧张是设计船型系数小,艇体稳定性系数不足。
于是,第二艘艇上加装了6吨压舱铁,重新进行航行试验,试航成功。
当年8月,青岛造船厂也造出了一艘43吨的巡逻艇,并一次试航成功。
萧劲光参加试航仪式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场把参加设计建造的骨干职员调集起来逐一握手:“虽然这几艘艇很小,航速烦懑,但它是我们自己造的,办理了我们的急需。
有小的就会有大的,有慢的就会有快的……”萧劲光领导创建了中国海军的许多个第一:创办了第一所海军学校——大连海军学校;陆续组建了第一支快艇部队、第一支海军航空兵部队、第一支潜艇部队、第一支驱逐舰大队;组建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

1964年5月,萧劲光在旅顺看望海军战士们,关心地查看战士手上的伤口。

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察看长江舰,在舰上与水兵一起生活了三天三夜。
他拜别前,写下了一句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随后,他察看洛阳、南昌等四艘舰艇时,又书写了同样的题词。
同一题词写5遍,在毛泽东生平中是绝无仅有的。

1957年8月4日上午,周恩来总理代毛泽东主席到青岛校阅阅兵公民海军。
海军首次举行海上阅兵,共派出驱逐舰、潜艇、猎潜艇等各种舰艇39艘,轰炸机、侦察机、水上飞机等各种飞机42架……周总理说:“你们在培植海上武装力量上,在保卫海防和保卫社会主义培植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祝贺你们!
”“同道们好!
”“总理好!
”的声音响彻海空。
直到晚年,萧劲光都深深记得这一幕。
“这次阅兵也标志着公民海军经由不到8年的培植,初具规模,已经成军。
”萧伯鹰说。

1957年8月4日,萧劲光陪同周恩来进行海上阅兵。

中国必须有自己的航母

20世纪50年代中期,萧劲光看到美国将魟(音同红)鱼号、海狼号等多艘攻击性核潜艇投入军中的宣布,知道这将是未来海军制胜的新式装备。
1958年3月,他郑重向军委建议:“力争在第二个五年操持期间,重点办理原子动力大型潜艇(核潜艇)的试造任务。
”4月16日,中共中心正式决定,由分管科研事情的聂荣臻元帅卖力领导核潜艇研制事情。

1959年国庆节前后,苏共中心第一布告赫鲁晓夫率团访华。
毛泽东当面向他提出,希望苏联能帮助我们研制核潜艇。
赫鲁晓夫却傲慢地说:“核潜艇技能繁芜,价格昂贵,你们搞不了!
苏维埃国家的海军拥有这种计策武器,同样可以保卫你们的国土。
”而后,他又宣告准备撤回援华的苏联专家。
毛泽东镇静地答道:“撤不撤专家是你们的事。
核潜艇研制,我们自己试试。
”时过不久,海军部队、院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毛泽东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61年6月,萧劲光报请国务院、中心军委批准,以海军科研部为主,组建了舰艇研究院,成立了核动力研究室。
不久,因国民经济涌现严重困难,为担保原子弹等部分急需装备的研制,核潜艇工程暂时下马。
直到三年后,周恩来主持召开会议,宣告核潜艇研制重新上马,加快进行。
1970年7月18日,我国核潜艇核动力陆上仿照反应堆试验启动。
1970年8月28日,在北京西郊海军机关指挥中央,萧劲光得知试验成功后,迅速拿起电话,讯问详细情形,向参试专家、官兵表示感谢。

1980年,萧劲光卸任公民海军司令员,至今是天下海军史上任职韶光最长的司令员。
1987年,萧劲光年届84岁,由于癌症病痛的困扰,他常常住院。
这年3月的一天,报纸、电视各大媒体同时宣布了一条新闻:总参一位领导与外宾谈到中国海军培植时说,中国海军的计策是近海防御,中国不须要、也不准备搞航空母舰。
听到这则,萧劲光轻声说了一句:“中国不须要搞航母?”他当时的秘书回顾:“他像对我又像自言自语地说:‘这个问题要研究,不知刘司令怎么考虑,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主见搞航母的。
’”

第二天晚上,时任海军司令员刘华清来到萧劲光住处,两人匆匆膝交谈。
萧劲光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我国海军计策是近海防御,属于区域预防的计策,这符合毛主席和中心军委一向主见的积极防御的计策。
毛主席讲近海防御,便是“消灭仇敌,保存自己”。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永久不称霸。
但须要清楚的是,近海防御,实际上因此近海作战为主,绝非不要中远海作战。
实际上,纯挚的近海作战是防御不了近海的。
刘华清也很清楚,积极防御当然包括计策退却中的进攻,没有航母,就不能进行中远间隔作战,仗打起来只能望洋兴叹。
这次发言不久,刘华清将自己对发展航母的设想向中心军委作了申报请示。
萧劲光则在当年的《海军杂志》揭橥一篇文章,明确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的航母”。
两代司令员的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一股航母热。
海军政治部编研室原主任吴殿卿说,当时“参事室、海军报社收到多少少年儿童的捐款,支持我们海军买航母。
还有孩子把存钱罐里的钱都寄来了,非常冲动”。

上世纪60年代,萧劲光(右二)与家人合影,左二为夫人伟涛,左一为女儿肖南,右一为儿子肖伯鹰。

在萧伯鹰心里,萧劲光不仅是自己的父亲,“他也无愧于公民海军之父”。
1989年4月16日,东海海面一片宁静,合肥号驱逐舰缓缓驶入,萧劲光的骨灰被撒进大海。
这也是萧劲光的遗嘱:“1949年底,毛主席当面向我交代,要我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我在海军任上30年,毛主席去世十几年了,海军还谈不上强大。
我在海军任上有一个任务是解放台湾,后来随着形势发展,这一任务撤销。
往后,我的骨灰就撒在东海,随着韶光推移,我会看到海军越来越强大,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来源:环球人物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