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诗词|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顾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辛弃疾已61岁,在罢职闲居中所写,抒发了词民气坎的寂寞与苦闷,以及昂扬激越的豪放情怀。

词的上阕写词人面对青山时产生的各类思绪。

我如今已经很朽迈了,平生曾经一同出游的朋友都零落四方,如今还剩下多少呢?真是令人惆怅呀!
这么多年除了两鬓生出斑白,功名始终不成,对世间万事也逐步淡泊了。
还有什么能令我感到真正的快乐呢?我看那青山洒脱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的。
不论情怀还是外面,都非常相似。

“甚矣吾衰矣”,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慨叹词人政治空想无法实现、英雄迟暮的无奈。
一个“怅”字奠定了整首词作沉郁的意境。

而“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一句,更是全篇警策。
词人因无物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人与青山互为心腹,从而生出青山与人一样的妩媚动人、超然洒脱。
同时亦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甘心落寞,也绝不与奸人与世浮沉的高洁志向。

词的下阕,词人借饮酒抒怀,抒发淡泊的情操与超凡脱俗的个性。

词人把酒一樽,在窗前吟诗,怡然自得。
想来当年陶渊明写成《停云》之时也是这样的觉得吧。
江南那些沉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么能体会到饮酒的真谛呢?在酒酣之际,转头长啸,云起翻飞,狂风骤起。
不恨我不能见到疏狂的古人,只恨古人不能见到我的疏狂而已。
理解我的,还是那几个朋友。

“云飞风起”来自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由这一句起,词人的心境也由悲慨转为豁达与高昂。
尤其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道尽了词人特立独行的超逸豪放。

文章来源:诗词天下,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不雅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