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总得来说墨客最爱的莫过于春季出游赏花,春暖花开,各种花色争奇斗艳。
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万紫千红总是春”。
因而写花的诗词以春花最多,不仅仅有赏春花赞春花的,还有很多伤春残、叹落花的。

乃至还有因景象不佳误了花期,赏花不成而作的诗词。
比如下面这首无名氏的宋词,便是一首赏花不成而做的怨词,可谓是写出了人生中莫大的失落望。
且来欣赏这首《采桑子》:

采桑子

宋·无名氏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
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又一首冷门的无名氏宋词诠释了期望越大年夜失落望越大年夜

目前宣布天晴也,花已成尘。
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这首词所阐述的是词人赏花被景象所误的故事。
开篇一句“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就点出全篇题旨。
众所周知,春季固然百花争艳,但也每每春雨连绵。
正如词人所说每年到花开的时候就“风雨成旬”,连续十天半月都是风愁雨凄。

后两句“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又说景象不肯放晴,让想寻花赏花的词人因此被误。
原来“风雨成旬”,词人还期望着总有一天会天晴吧,然而这天气却一贯“不肯开晴”,甚至词人的期望成空。

虽则期望成空,但词人还没有放弃希望,依然在等待。
终于等来了迁移转变:“目前宣布天晴也”!
想必词人欣喜若狂,绝不犹豫地出门寻花,然而结果却又是一迁移转变:“花已成尘”!
花期已过,花已落红化春泥,再也无花可赏!
等待了一个春季,却被景象所误,可想而知词民气坎该有多失落落失落望。

结尾两句便是词人在失落望之下的怫郁之语:“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既然不让人赏花,当初何必做出“春”这个时令呢?无理之言,满是词人的痴想、失落落、懊丧、怫郁,正是期望越大失落望也越大,失落望之下方才怨怼无状!

从这首词中可以想象古代文人对赏花的狂热。
对这首词,也有很多专家解读为词人借赏花被误隐喻自己怀才不遇,感慨生不逢时。
倒也确实说得通,只可惜这首词不知作者姓名平生,也就很难猜到其准确的用意了。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