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

唐代: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李商隐的一首诗揭露隋炀帝的奢靡生活在咏史诗中别具一格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译文】

长安的隋宫,深锁在烟霞之中,隋炀帝想使扬州成为帝王的家。
如果不少玉玺落到唐高祖李渊手里,隋炀帝的龙舟,恐怕早已行遍天下。
如今,腐草中已经没有萤火虫,只有隋堤杨柳上一到傍晚始终栖息着乌鸦。
若是在黄泉路上碰着陈后主,哪一个敢再提起那首《后庭花》。

【赏析】

首联点题,写长安宫殿空锁烟霞之中,隋炀帝却欲取江都作为帝家。
颔联没有紧承首联连续写江都作为帝家之事,却转为说要不是玉溪落到唐高祖李渊手里,隋炀帝的龙舟恐怕已经游遍天下了。
从假设来说,更加讽刺了隋炀帝的逸游无度。

颈联以面前之景凭吊当时之盛,于今腐草中没有了萤火虫,而杨柳上有栖息的乌鸦,一片荒凉,而当年隋炀帝曾大量搜集萤火虫,夜晚游山时放出来取乐,开凿运河的同时,在河堤上遍种杨柳。

尾联以假设反诘的语气,让两个亡国之君在地下相遇问号。
陈后主是历史上以荒淫亡国而著称的君王,当时正是杨广统帅大军灭亡陈朝,俘虏了陈后主。
《玉树后庭花》为陈后主所作,反响了宫廷生活的淫靡,被斥为“亡国之音”。
墨客在这里借此曲讽刺隋炀帝重蹈陈后主的覆辙,结果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讥讽极深。

全诗采取比兴的手腕,使事用典融化无痕,写得灵巧蕴藉,色彩光鲜,音节铿锵,在咏史诗中别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