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歪,四声降

而“平仄”更大略:一声平,其它的都是仄

紧张分为以下几种: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简单的谈论一下诗词的格式真的只是简单到说一下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比如:杜甫的《春望》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比如:杜甫的 《客至》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比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五绝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比如:李真个《听筝》

五绝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七绝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比如:窦巩的《南游感兴》

七绝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比如:王维的《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待从头、整顿旧山河,朝天阙。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当然,以我大中华的文学传承来说

什么的条条框框的都是用来冲破重修的

最近听说"四字古诗"彷佛有要复兴的意思

比如大名鼎鼎的《诗经》的《秦风》被某些人重新的进行了编曲创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更有一代枭雄的曹操的《短歌行》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存在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高朋,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文末总结:实在不用关心这些规矩的,只要你以为好的就去欣赏,去安利就够了;至于其它的,

理他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