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看红楼,离不开对付诗词的欣赏、预测、评判和“回车”。
黛玉的:
//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神仙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问译文大约可不可以这样做:半卷湘妃竹帘半掩着门,啊,白海棠,你高洁白净,该是碾冰不土以玉为盆来栽培你。
你偷来梨花花蕊的三分洁白,又借得傲雪梅花一缕喷鼻香魂。
你像月宫中仙女缝制的白色舞衣,又像秋闺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泪痕。
娇羞涩怯张口结舌衷肠无处诉,我倦倦倚在西风窗下不觉日已昏。
查出处,出自《红楼梦》的《咏白海棠》,《红楼梦》的第三十七回。
小说中写,由贾探春发起海棠诗会,贾探春、薛宝钗、贾宝玉和林黛玉完成了四首作品,个中这首诗由林黛玉所作。
海棠诗会的历史背景,在这一韶光,看起来还是大不雅观园的“太平盛世”。
但,社会正统与异真个激烈搏斗。
嫡庶之间的死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
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已是危急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腐烂的享乐生活。
作品的欣赏者认为,这首《咏白海棠》与薛宝钗淡而不露的风格不同,此诗淡化了现实的外部环境,突出了墨客的主体形象,写出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的心声。
作者曹雪芹(1715—1764),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
曹雪芹生平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少年期间曾经在南京过了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
十三岁搬家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家产抄没。乾隆十五年(1750)旁边搬家北京西郊黄叶村落(现为北京曹雪芹纪念馆),“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贫病交加,又加上幼子短命,生活非常凄凉。末了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曹雪芹性情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华纵横,善谈吐。他能诗善画,其诗立意新奇,风格近唐代墨客李贺。我们知道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小说创作,他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造诣,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荣誉。
他在小说中以主人公与不同角色所写的百篇诗词,质量都还不错。在今人看来,很少有人能达到他那样的高度。
当然,研究者有的认为,书中的大部分诗词作品,并非出自曹雪芹本人,该当是集体创作的产物。也不无道理。
还留两首: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位于重阳会有期。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目前有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喷鼻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今已秋,当代人写写试试,比拟一下,看雪芹是不是高水平。有个统计说,《红楼梦》诗词,不一定准确,说个中——
诗:81首(个中五绝4首,七绝26首,五律9首,七律37首,排律2首,乐府一首,歌行2首)
词:18首
曲:18首
赋:1篇
歌:3首
谚:1首
偈:4篇
谣:1首
赞文:1篇
诔文:1篇
字谜诗:13首
诗谜:11首
曲谜:1首
酒令:16首
牙牌令:7首
骈文:1篇
有心者,逐一共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