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是黄帝的玄孙,听说活了118岁,身居王位长达70年。
考虑继续人时,有人发起由尧的儿子丹朱继位,被他当即反对,他认为丹朱生性横暴、吊儿郎当,不适宜担此重任;又有人推举一个部落首领共工,尧还是不同意,他认为共工巧语善辩,心术不正,连彼苍都敢欺谩,更不能重用。
尧在临终前,通过禅让的办法,将帝位传给了经由长期稽核的舜。

舜出生在虞氏部落,名叫重华,从前丧母,他的父亲是个瞎眼老头,人称瞽叟。
追根溯源,瞽叟是正宗的黄帝后人,但从爷爷那辈起就成了平头百姓。
舜母去世后,瞽叟又取了个年轻妻子,生子名象。
从小目睹母亲对舜百般冷落和打骂,象终年夜后性情狂傲骄纵,常常与母合起伙来虐待舜,瞽叟则是非不分、不管不问。
舜却並没怨恨他们,仍旧孝敬父母,爱护弟弟。
然而,继母与父亲竟然同谋加害于舜,先是叫他上到粮仓屋顶修补漏洞,乘机把梯子抽掉,接着放动怒来,想把他烧去世,舜临危不惧,打开随身携带的笠帽纵身跳下,笠帽借着风力拽着他安然落地,使他躲过了一劫;之后又指使他去掏井,当他下到井底,他们就把事先堆放在阁下的石头往下扔,他的弟弟象扔得最起劲,想让舜葬身于井下,多亏他多了个心眼,紧贴井壁蹲着,没被落下的石头砸上。
瞽叟和象见舜许久没爬上来,以为他必去世无疑,一壁往家走,一壁计算着分享舜的遗物,不料前脚到家舜后脚就到了。
只管如此,舜还是宽容了他们,一如既往关爱他们,使得他们既羞愧难当又感激不已。

很快,舜的仁孝之德便传开来,尧获悉后深受感到,以为舜才是自己空想的继续人。
舜三十岁受到尧的重用,五十岁代行帝王之事,六十一岁正式继位,在位39年。
公元前2140年,舜到南方巡视,行至苍梧之野病危,临终前效仿尧的做法,不把帝位传给儿子,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大禹。
由此,尧舜成了圣明君主的化身,受到了世代后人的敬仰。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用"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来赞誉新中国的劳动人民,称颂他们都是尧舜一样的贤人。

6尧舜禅让传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