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象中,春总是和小学语文书里的古诗词密切干系。
那时放学回家,总是要一口气背完书里的古诗词,在贺知章的诗句里领略东风似剪刀时的机动,在高鼎的诗句里回味放飞纸鸢时的快乐,在白居易的诗句里感想熏染燕子春归时的劳碌。

在所有的时令里,春彷佛最为诗意,满载活气和希望,任岁月循环,让人乐不思蜀。

从前间,同官大地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漆水流淌,翻滚着煤渣和污水,谁又曾料想漆水河边除了那些黑乎乎的麻雀还会迎来新的客人?

自大同桥起至红旗桥,那三两只陌生的鸟儿打2017年客居于此,或嬉水、或觅食、或展翅高飞,谁人不被它们的“一颦一笑”捆住了腿脚,看傻了眼睛,惊呆了嘴巴。

悦读铜川|何故岸边双白鹭原是漆水映春来

任东风轻拂,水流潺潺,谁人不识的漆水也平添了几分江南味道,少焉宁静,便有人在问,喂!
那河里的是什么?三两人答白鹭,三两人答黑鹳,三两人答白鹤,至于末了的答案,已无关紧要,主要是的这份喜悦已然在漆水上空轻轻跳跃,翩翩然随柳絮融入东风当中。

如今,又是一年春归处,曾经寥寥数只的白鹭早已成群结对,少则三两只,多则七八只,自漆水河青年路段起,沿漆水河大同桥段、红旗桥段、川口段、新川段至漆水河耀州窑博物馆段拜访,累了的白鹭在枝头安歇,饿了的白鹭在水中觅食,偶有落单的也不显寂寞,或在清澈的漆水中溜达,或将一袭洁白的羽裳展开。

这得益于那日渐改进的水生态环境,鱼翔浅底,鹭行水上,三两人容身桥下,三两人瞩目桥上。

着眼此情此景,再忆当初,不得不为儿时的稚气而感叹,那昔日的春怎能和今日的春比较呢?那诗里言之切切的春是墨客的春啊,是唐代的春、宋代的春……是过往的春,是书上的春,而不是我们切身感想熏染的春。

何故岸边双白鹭,原是漆水映春来。
且看王益近年来流域综合整治与周边区域生态修复取得的成效,且看河滨公园等绿地公园的培植,且看负责在河道巡查管护的河湖长和护河员,且看今日的这份美好与担当,这漆水映来的春,绝不仅仅是白鹭的春,还是我们的春,更是王益的“春”。

(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