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唐朝墨客,有“诗佛”之称。
深谙佛理,坚持佛教实修,品行崇高洁静。
所作禅诗在色空、动静、死活方面均达到圆融。

共仰沙门行,能忘世谛情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诗词  王维最美禅诗人生必读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天下法身中。

莫怪销酷热,能生大地风。

墨客来到青龙寺,瞥见操禅师正在室内坐禅入定。

万法由心生,在禅师的摄受下,虽然表面还是酷热的夏天,墨客却感想熏染到了无上清凉。

《过喷鼻香积寺》

不知喷鼻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墨客去深山怀抱中的喷鼻香积寺参访。
山间石径宁静无人,只有墨客闲适地走向寺院。

路旁古木苍翠遒劲,参天蔽日,杳远群山深处模糊的古寺钟声,在山林间萦绕回荡,喷鼻香积寺还在数里之外云雾环抱的山峰之上。
涧壑中清溪泉水萦绕弯曲,在山石间清泠作响,落日余晖映照在青松上,更增苍郁清凉。

日暮时分,终于到达喷鼻香积寺。
墨客在此寂静禅修,制服自己内心的贪嗔痴三毒,心境安详宁静犹如寺前澄澈明净的碧潭。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

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

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

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本是一首慰病之作,墨客却在演绎禅理,以禅宗思想阐明疾患与人生。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墨客中年颇喜禅修之道,故晚年在终南山隐居修行。
兴致来时,常独清闲山野间清闲地游赏美景。
墨客慧心灵性,常领悟到大自然的无穷机趣。

不知不觉间,墨客来到了流水的尽头,于是随缘安坐,欣赏峰壑间正在飘浮升起的白云。
偶遇一位隐修林间的高士,谈笑风生,乐而忘返。

全篇处处流露着随缘任运、自由洒脱、高枕而卧的禅悦之乐,个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与《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妙契之处,成为深蕴禅理的千古佳句。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以一颗清明清闲、随缘任运的禅心,体味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和人朝气象,禅悦之情流淌在字里行间。
墨客独自坐在宁静的翠竹林里,清闲清闲,时而弹奏古琴,时而长啸。
竹林深幽,无人知晓,只有天上那轮清澈皎洁的明月,与墨客清净明洁的心灵相知相照。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纭开且落。

明朝人胡应麟赞颂此诗:“读之出生两忘,万念皆寂。

寂静无人的山里,芙蓉花在枝头绽花吐蕊,如烂漫彤霞般艳丽。
寂静山涧杳无人迹,没人知道、更无人欣赏它们生命的存在和俏丽。
在孤寂无人的山谷,芙蓉花独自开放,又默默凋零,在空寂中死活闪动,来去自由。
没有怒放的欣喜,也无凋零的悲哀,统统随缘任运。
犹如坛经那句“万象有而非有,齐心专心空而非空”,这便是禅的境界。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节选)

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

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绕篱生野蕨,空馆发山樱。

喷鼻香饭青菰米,佳蔬绿芋羹。

誓陪清梵末,端坐学无生。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空居法云外,不雅观世得无生。

长年的禅修和素食,使墨客身心欣悦润泽。
用一颗空明寂静的禅心不雅观照大千天下,大自然是如此清净、美妙、和谐,天地万物任运自然的显现,无不演说着缘起生灭,本自空寂的清净妙法。

吟诗的禅者

盛唐著名墨客王维,字摩诘,生于公元701年。
其父官终汾州司马,其母崔氏,均为博陵以礼法相尚的大家。
王维百口崇信佛教,素食戒杀。
他的母亲崔氏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王维很小时就开始学佛修行,并依止一代高僧大照普寂禅师三十余年,生平“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王维事母至孝,据《旧唐书 · 王维传》载:“事母崔氏以孝闻,……居丁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
”多次涌如今王维诗歌中的宁静俏丽的蓝田辋川别业【表明】,便是他为方便母亲学佛修行而购置营建的。

【表明】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10余公里处)于宋之问辋川山庄的根本上营建的园林。

他的名“维”与字“摩诘”,正是出自一部著名佛经《维摩诘所说经》。
此经主人公维摩诘居士,是一位修证颇高的在家大菩萨。
维摩诘聪慧轶群,博学多才,辩才无碍,德行高妙,出生尊贵而不染世尘,常以其聪慧善巧方便游化世间,是一位空想的大乘菩萨道行者,深得释迦牟尼佛和聪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惊叹。
王维如此取名字的缘因,也是为了表示对这位在家大菩萨的敬慕和效学之心。

王维曾在禅宗南宗高僧道光禅师座下受学禅宗顿悟之旨十年,后来又拜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高足荷泽神会禅师为师。
后来王维受神会大师之嘱作《六祖能禅师碑铭》,全文充斥对六祖慧能大师的崇仰之情:“大师至性淳一,天姿贞素。
百福成相,众妙会心。
经行宴息,皆在正受。
谈笑措辞,曾无戏论。
故能五天重迹,百越稽首。
”“世之至人,有证于此,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曹溪禅师乎!”

王维颇喜清净,终生素食。
如其诗所云:“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
”王维大约三十岁时,妻子就过世了,无子嗣,王维也没有再婚:“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这在当时为官皆多妻妾的封建社会是非常难得的。

墨客晚年更是潜心佛法修持。
虽官至尚书右丞高位,仍旧过一种半官半隐,身在家而心出家的清修生活:“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
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喷鼻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他还曾上表天子,愿把自己钟爱的辋川山庄施作佛寺,供一些高僧“精勤禅诵,斋戒方丈”。
同时也为亡母广积福德,以表孝道。
他喜行慈善之道,有利济苍生之志,多次周济贫苦,布施粥饭。

王维临终之时,正念分明,从容而逝:“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
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励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可见其平素修持功力深厚,过于凡人。

END

文章来源:诗词天下,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不雅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