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

太阳黄经150 °,七月中

暑气渐止,天地始肃。
此时节,早晚凉风袭,南庭落叶沙。
秋风,秋蝉,秋月,秋云,此时的天高而云轻,最宜赏星。
在北方,若下雨仿佛一叶知秋,若晴朗也无复暑气。
泡一碗浓茶,剥一剥菱角,向着院子一坐,开始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处暑三候

夜读|处暑凉风起天末正人意若何

处暑一到,头顶便是薄絮秋云。
暑退人体轻,雨余天色改,此后夜凉枕簟滑,树冠也会一每天褪去浓绿。
待菱风喷鼻香散漫后,白露至,就该桂露光参差,桂喷鼻香落人衣了。

一候,鹰乃祭鸟丨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冷漠地搏杀猎物。
先猎之物要先陈设为祭,古人称之“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丨“肃”是“肃清”,景象因“肃”而清,因“肃”必“肃杀”,以是,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

三候,禾乃登丨禾是五谷各种,景象肃杀后,庄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

|处暑·诗词|

摊破浣溪沙·菡萏喷鼻香销翠叶残

(五代)李璟

菡萏喷鼻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干瘪,不堪看。

小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肃清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处暑习俗

处暑是秋日的第二个节气,被认为是代表景象由热到冷交替的迁移转变点。
处暑节气到,民间有一些有趣的习俗:

吃鸭:无病各家

处暑节气,民间有吃鸭子的习俗,做法五花八门: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等;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先要端一碗送给邻居,叫做“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放河灯:吊唁逝者,祈保安然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个中一项民俗是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样平常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烛炬,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

开渔节:千舸竞发,捕获海鲜

对付沿海渔民来说,每年处暑前后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由于这时海疆水温依然偏高,鱼群会勾留在海疆周围,鱼虾贝类也发育成熟。

出游迎秋:七月八月看巧云

处暑后,秋意渐浓,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过暑气止,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自若。
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养生

处暑前后,气温低落逐渐明显。
南方每每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这便是名副实在的“秋老虎”。
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应预防感冒。

处暑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规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涌现怠倦感,产生“秋乏”。
化解“秋乏”,要担保充足就寝,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饮食清淡。
要防燥养肺,饮水宜多次少饮。

处暑宜吃食品

| 蔬菜

西红柿、茄子、红薯

| 水果

葡萄、梨、木瓜

| 饮品

白开水、大麦茶、蜂蜜水

| 其他

陈皮

编辑:刘倩

征稿

征集原创首发类稿件。

内容:符合中国网“夜读”定位,如激人奋进的励志故事,朴拙动人的情绪故事,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PS:标题出彩更随意马虎入选哦~

稿酬:500-1500元/千字。

哀求:字数1500-4000字为宜,文章采取word格式用附件发送,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授权首发。
请附上你的联系办法以便发放稿费。

投稿邮箱:livexwy@qq.com

若10天没有得到回答,请视为退稿,作者可自行处理。

今·日·话·题

“秋意渐浓,

你舍得与夏天说再见吗?”

昨日

话题

“你的低廉甜头力强吗?”

部分小伙伴评论如下

不自律,无自由!
自律是:我有自己的主见,我知道什么事该当做,什么事不应该做,我知道什么话大胆说,什么话不说。
我明白我为什么要说,我更明白说了可能会有什么后果,而这个后果是我可以接管并且不介意的。
人生是自己的,该若何就若何。

——爱猫猫の凌寒泠

真正的强者,是具备低廉甜头力的人。
低廉甜头力强的人,永久分得清楚主次,拎得清什么是本职,什么是玩乐。
Deadline在没有低廉甜头力的人那里,是压力;在有低廉甜头力的人那里,是动力。
这便是实质的差异。

——陌路°

从日常的小事做起,比如十点就关机,每天坚持读一小时的书,半年后乃至一年后,你会创造,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清欢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