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佳期连,奉老过阳山。
叠嶂十八转,踏星入城关。
高峰耸北廓,古名牧民山。
峦间隐仙气,倚气自非凡。
昌黎犯忠降,贫悍似荒蛮。
炎风漫毒雾,夷面讲鸟言。
斩棘除瘴气,良栽耕田间。
淳风教礼乐,良俗山里传。
文明泽万世,民间颂为贤。
厚德当铭记,易名贤令山。
【贤令山山门】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夏秋之交,韩愈由国子监四门博士调任监察御史。半年内他两次上书天子,先是《论宫市》,后是《论天旱人饥》,都因反对宦官抢夺百姓财物和请朝廷宽贷宽免徭役而得罪权贵,由于动了权贵奶酪,很快被贬为阳山县令。
【从贤令山上俯瞰阳山县城】
阳山,地处大庾岭山脉之巅,东临韶州,西界贺州,南接英德,北面是连州市,是南方一个贫穷的山区小县。韩愈《送区册序》有云: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高下失落势,破碎沦溺者,每每有之。
【贤令山大门背面】
这里重山叠嶂,荒烟蔓草,江河湍急,交通闭塞,地皮贫瘠,公民生活困苦。山林里的虎豹时常出来侵害百姓;江河里的石头利如剑戟,每每划破船底或翻船溺死人;山间到处是毒虫,更有那双头的毒蛇,令人害怕。
【韩公在阳山作品】
这里景象乍寒乍热,寒暑混乱,四季失落常。韩愈在《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中,描述阳山的景象和疾疫景况:“寒冬或摇扇,盛夏或重裘。飓风最可畏,訇哮簸陵丘。雷霆助光怪,气候难比侔。疠疫忽潜遘,十家无一疗。”
【韩公初到阳山作品《同冠峡》】
被贬谪到这样的穷山恶水地方对韩愈来说当然是磨难。若是普通人,那苦难便是他个人的事,那段苦难不会对后世有任何影响,历史自然也不会记住它。可由于韩愈不是一样平常人,而是一代大文宗,是个有思想有水平的千古风骚人物,纵然在落难期间,仍能够奋发有为造福一方。
【韩公在阳山作品《县斋有怀》】
以是,韩愈被贬谪落难,他的流放地就因他的祸得地方的福。阳山由于韩愈的到来,不单止得到了前辈的农耕技能、优秀的作物种子,还改良了生存技能,传播了文明之风,人们从野蛮成长逐渐转向文明发展。
【韩公伺一景】
尤其是作为一位名垂千古的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历史事宜,他的一言一物都成经典文物。阳山来了韩愈,原来不值一提的历史增长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变得厚重,这不仅是嘴上的谈资,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幅“鸢飞鱼跃”就已让阳山自满千年,如今更是成为了阳山旅游的宣扬名片。
【韩愈手书,后人在贤令山上摩崖篆刻的书法,能认出来吗?】
千古风骚人物是可遇不可求的,阳山有幸得遇韩公。有诗赞曰:
原是天下之穷处,
幸得韩公一载余。
播下文明好种子,
千载扬名后人福。
【北山古寺门前韩愈种下的黄金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