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绿岛组诗《守墓人》
文/刘辉(文军)
作家、墨客刘辉近照
绿岛于近期揭橥组诗《守墓人》,可谓名声大噪。 不可置否:绿岛墨客总是待沉着一段韶光再脱手,貌似“随意”掷投出的几首诗歌,定能引起诗坛上一片叫好或躁动。掀起轩然大波,尚谈不上。阅者连带粉丝都在预测性地议论纷纭,且真一点不假。
谁是《守墓人》的甲乙丙丁主人公?谁是自己生命寄存的守墓人?墨客的“酒葫芦”里又是什么种类?墨客描述与守墓将军相处对话潜意何在?——别说他人疑问,俺也一样迷惑。一百来行的诗句,处处展现出绿岛设置语境的悬疑与聪慧之所在。
打开墨客设置墓穴的隐秘洞口,便可费劲地略知一二。绿岛又一次冲破诗歌意象藩篱、冲破诗歌写作惯习、冲破诗歌现实意识存在、冲破诗歌所该预定的前因后果。惟此,绿岛诗歌才有百般咀嚼的意味和深意。
透过诗歌行走痕迹的表层,摘选出几个呓语中的关键词组:光阴的尸骸、腰间的佩剑、孤灵的游荡、糜烂的木头、红色的夕阳、坚硬的绳索、正义的复活、稻禾的后裔。意象抽象而又生动地演绎了墨客忧患予寄寓幽深的生命忧思和情怀。貌似于表象荒诞无稽的阴阳对话,本色上绿岛是借用一种诡异的口吻去拨茧抽丝地“说事儿”。实在,这“事儿”才是诗歌《守墓人》要揭秘、探寻的核心与实质。
绿岛写诗长于出其不虞。我以为,不仅仅在于墨客具备超乎平凡的天赋,更表现为墨客勤奋思考的一向打破性的多维空间的放射。诗歌是行走于物质天下与神性天下之间的高等思维产品。绿岛一贯秉承自己创始、又极力榜样性地实践着这一创新理念。他极其准确而耐心地把这两个天下分别理论性地表述为“人的天下”和“神的天下”,并进行了详尽阐述(详见绿岛著《论墨客的两个天下》一书)。
我想,不要只看到《守墓人》背叛于现在盛行以歌颂为主的创作观点。本色上这是一部有人物角色刻画、有细腻场景设置、表现有血有肉的丰富多彩的人生大戏。演绎平台上,你来我往的情绪交错,激烈的感情碰撞,时常显现出超越笔墨意义之上的火花四溅。内层蕴涵,关键靠悟。可见,若缺少“悟”的天赋,就很难走进或释解这首诗歌的内核。
即便可以考试测验着把《守墓人》当做一场大戏,也不该忽略它作为诗歌创作的前瞻性意义。表达独特:场景布局、人物在场、新奇对话、前后呼应。技巧与情理,更是昭示绿岛墨客暴露灵魂羞辱的良心写作的殚精竭力和良苦存心。我想,这便是峭岩老师常常讲到的“难度写作”。
把诗歌内涵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成分适可而止地、内在地进行排列;剥离、糅合乃至裂变,天生有独特(范例)场景、情节、故事、人物、对话的诗性的艺术再现。他(绿岛)几次再三拿现实与历史的大背景,去添补新思维创作辅导下的绿岛式的诗歌审美诉求。
绿岛的诗意里,每每以“呓语”一词进行自嘲或概括。比如:绿岛在诗歌《布日敦——我101个白日梦》和《麦芒七夜》等一些作品中,均涌现这种表现办法。近期揭橥的比较范例的诗歌《酒话》和《打铁》,均是绿岛利用这种创作手腕的代表之作。
绿岛如上作品:常常奥妙地穿越时空、精确地串联古今,隔世的对白似声、迢遥的推拉似动。这就有效地钩成了即细腻动听又具象丰润、质感朴卓的艺术效果。新颖而亲切,奇妙而精彩,最大限度地战胜了阅读当代诗歌习气性表述“直、白、露,假、大、空”的审美疲倦。
事实上,我以为这种貌似的呓语,正是墨客对付新魔幻主义与新现实主义在当代语境下结合的来源。顺而延之,即构成了绿岛进入新世纪以来摆脱固有硬质与锋芒式的创作模式。渐入佳田地驾驭了一匹诗歌创新的快马,从而具有新写实主义和魔幻主义相结合的作品不断呈现。这种独特风格的创作,正是“难度写作”的典范。
可以确切地断定:绿岛的“呓语”大都是在阳光下、现实中孕育;在历史与生命的大在场中天生并演绎的,具备大众所授予的正义发声与诗歌炼造所必需的火焰炽烈而并举的新时期秉性。
话还得说回来。新锐诗歌《守墓人》在表达什么情趣?任您去说,荒诞无稽也好、诗语隐晦也好、行文怪异也好,这种强烈冲击视觉感官的诗歌便是打破流俗的时尙品,乃至是抵制当下“快餐消费文化”“低俗、媚俗、口水、淫荡下流”分行笔墨的一剂良药。话又说回来,若无文学教化与实践的深度,确实打不开绿岛为我们设置的这个“隐秘的洞口”。
那么就聚焦一下核阅的目光,以便我们更清晰地分类和阐发这首《守墓人》。
光阴的尸骸——墨客的怨怒无常,直指诗场的无序。反复鲁迅师长西席“吃人”的警句,暗藏地叱喝制造无良诗句者放下精神鸦片与无影屠刀,饶了无瑕的孩子们吧,别再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那些“口水样意淫的诗行”!
腰间的佩剑——文化批驳的武器还在,武器的文化批驳却已逍遁。感叹沧海怎又变桑田?还是犒劳和谐情溢满天?作为诗评者:还是该一如既往地保持复苏,偿还一方适宜诗意茁壮成长的湛蓝。至此,我们不得不敬畏诗歌中那位守墓的将军了,他是一个回眸历史的化身,更是一个追溯光阴的符号。
孤灵的游荡——诗海荡漾的无比生动,而确确实实能打动读墨客灵魂的高峰写作少之又少。读墨客、懂墨客是不是略感惆怅?是不是以为诗坛上再该多一些顺应新时期的精细的大作品?
糜烂的木头——正如世说,写作人该当驱动灵魂与良心写作。德为先慈怀为本,仁为行孝善崇义。如果是“名利场上熙熙攘攘”,那将是灵魂被堕落的灾害。
红色的夕阳——绿岛倡导诗意“草原上绿草茵茵”,他懂得用深情去关注“草原深处额吉的目光”。墨客眼里,保持一种刚性生动的具备正能量的创作状态,便是青春注入夕阳的再现。
坚硬的绳索——任何事物都有成规律条。坚持与时俱进的时期感理念,也便是要不断地改进更新乃至去除与时期不符合的所谓“绳索”。韶光是一种观点,恪守是一种习俗。破解一些不再须要约定俗成,确实须要韶光的惠顾始终。
正义的复活——大时期、大场面、大情怀、大意境。从平原到高峰,必须勇于攀登。用我们的目光去不雅观察,用我们的脚力去丈量,用我们的笔力去发达,才是每一个有良知、有底线墨客的天职。
稻禾的后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详细到每一个体,都与地皮庄稼密切关联。归根结底,墨客的初心在民间。绿岛墨客这一句;“长成了庄稼们的躯干/那个夏日的午后/我确定我是禾的后裔”,其实精彩万分!
跳进拟似的历史尘埃中、又从容闪回伫立在阳光之下。这便是作为墨客绿岛笔真个功底。洋洋洒洒、天上地下,惊惊悚悚、阴阳对话,谈诗论剑、纵横天涯。诗中的“我”,浩然大气、阳刚底气十足!
涵括题记与结语,组诗《守墓人》共11节。滤除亦真亦幻的呓语成份,整篇文稿彷佛道出了绿岛墨客最想表达的一句话:去其槽粕、恪守正义、坚持自己“诗心”的本真与纯洁;守住与拓展诗魂深奥深厚游走于诗坛上的那一片净土!
组诗《守墓人》的意象和语境且出新又不俗。颠覆了诗情画意惯性循环的浪漫复辙,嘲讽了所谓情绪细描男欢女爱的写实主义。读此诗可悟出:作甚血性的刚强、人性的神往、执着的追逐、理性的光芒!
2019/7/27京宅即时随笔
刘辉(文军):
京味儿文学作家。丛书《老北京儿那些事儿》作者。北京报刊“京味儿”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萧军研究会常务理事、《新国风》诗刊副主编。中国普通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北京作家协会员。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城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名誉会长等。多有散文、诗评、京聊、微论、诗歌等文类揭橥。
附:
守墓人(组诗)
题 记:
己亥夏,大暑至,是夜酷暑难当,不觉溜达郊野,忽骤雨倾盆狂风大作,余惶恐不及躲避于林中,竟恍惚似有隔世之感。待垂垂前行,偶见一茅舍,凌乱不堪,残灯微光之下,却见一耄耋老者独饮,间或念念有词,但不知其所云者何?余骇然欲出,不料被童子拦下,但听老者言:岛兄但坐无妨,吾乃前朝守城将领,称我将军即可,败北后为官家守墓千余载矣。倘闻诗者无惧,不知能对饮否?然,大醉,岛之所言皆呓语矣,不敷为信。
——作 者
0
酒一贯喝了三年
不觉古铜色的光阴还有将军和我
也大醉了三年
记得,走进守墓人的宅兆
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夜晚
1
墓穴阴森,脚下有河
将军对我说那
些流淌的不是溪水
是堆积如山的光阴的尸骸
于是,我们小心地踩着
作响的光阴
步履困难地试探前行
有微光闪现
墓壁上隐约见到几行零落的笔墨
早已剥落成
赤裸的线条的筋骨
仔细辨认
那当然不是当代主流墨客们
口水样意淫的诗行
记得鲁迅说过“吃人”二字
莫非便是这两个字的倒影
我是知道的
所有的故事和阴谋
一定都在这笔墨的背后鼓噪
只是这个夜晚已没有了灯火
唯有天上稀疏而刁滑的月光
2
将军斟满了酒碗一饮而尽
另一只手
紧握着腰间的佩剑
我看到他枯树皮一样的脸上已是
老——
泪——
纵——
横——
3
雨已晴,道路依然泥泞
不料酒气产生发火
踉踉跄跄便枕着阴阳的魔咒
酣然入梦——
街巷上人头攒动
名利场上熙熙攘攘
将军醉眼朦胧
独自窃窃密语
那是鬼们在搬家
扔下了魂
我是说他们扔下了原来的魂灵
在尘世孤零地游荡
——
连续前行 穴道有垂垂的风声切近亲近
前面有硕大的舞台
阳光明媚
人们正是在妖冶的阳光之下
赤裸着皮囊舞蹈
4
将军的眼神不屑一顾
他蓦然地躺在地上
就像一截行将
腐——
烂——
的——
木——
头——
5
没有人知道通往墓穴的路途
到底有多远
九九八十一个台阶过后
我和将军只能
且——饮——且——行
——
草原上绿草茵茵
只见那些朝拜者背负着一轮
浑圆的日头
将它叩拜成逝去的年轮
扯一片红色的夕阳
去做成心的经幡吧
没有人懂得草原深处额吉的目光
——
回到墓穴我们连续前行
在一个阴森的拐角处
将军犹豫地
塞给了我一个发黄的本子
6
借着冷的月光
才知道页码里没有一个字
像空空荡荡的肃穆的沙漠
像云朵上的空房子
爬满谩骂的符号
那些虫子一样的足迹
在一夜之间就长出了坚硬的绳索
捆绑住我的血肉之躯
——
鹰在头顶飞过
冷刃一样的目光彷佛在滴血
将军沉着地说
那是英雄的灵魂
在穿越光阴之后发出的声音
我说,正义在复活
7
这里的白天是黑夜
就像表面把黑夜弄成了日间
8
峰回路转之后又过了一道险峰
面前一片白光闪现
白光的下面
大河彭湃
将军指了指狰狞的波涛低声说道
那下面便是穴底了
墓穴的尽头鬼哭狼嚎
雾气升腾
云雾环抱的下面蛇蝎攒动
沸腾如大海的波涛
更像一群
穿梭于市井到处搬弄是非的
长——舌——妇
我定睛一看
原来黄土之下埋着光阴的尸骸
一堆一堆沉睡的往事
狰狞的表情
恰像一幅抽象的绘画
悬挂在死活的门廊
我们所说的历史
宛如彷佛一节一节腐败的骨骼
在大地上
疯长出野草和磷火
——
9
仓皇出逃
后面有野鬼和毒蛇一起追赶
我知道 那时
惶惶如丧家之犬
一起的飞奔
我逃出了一片噩梦的山林
日已偏西
才创造没有了木屋
更不见了将军的身影
回家的路很长
一起上见不到袅袅的炊烟
可我不知道是谁
竟然让萎靡的诗歌
长成了庄稼们茁壮的躯干
那个夏日的午后
我确定我便是禾的后裔
结语
一百年之后
我便是自己的守墓人
绿岛肖像 作者/陈可之
绿 岛;
非著名墨客、评论家。现为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原新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天下华文爱情诗学会实行会长,《伊甸园》诗刊总编辑等职。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等著作十余部。长诗《骨头的硬度》(鲁迅诗传)获“中国当代首届长诗金奖”大赛金奖,获“第三届《新国风》精彩墨客奖”,2017年,入选“中国新诗百年环球华语墨客诗作百位最具实力墨客”称号。
崇尚自由、独立意志下的心灵写作,强调墨客和他的作品(诗歌)要有社会良知和道德底线。绿岛认为:墨客有掩护诗歌肃静和其神圣不可陵犯的权利和责任,墨客全部的话语权是作品(诗歌),而决非诗歌以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