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炮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王安石有名的古诗《元日》

精确贴春联方法快看看你家贴对了吗

便是在说宋朝人过春节的景象

东风送暖,朝阳初升

家家户户放炮竹,喝屠苏酒

还有贴春联和门神

在中国,每到春节家家户户

都会贴起春联

寓意着出门当红、举头见喜

春联千万别贴错

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贴错了不仅要闹出笑话,还会被认为不吉利哦~

首先要学会区分高下联:

1.按字调平仄区分高下联。
详细来说,上联的末了一个字一样平常是仄声,下联的末了一个字一样平常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

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2.按时序先后分。
便是韶光在前的为上联,韶光在后的则为下联。
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

3.按措辞习气分。
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4.按因果关系分。
便是“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5.按场面范围分。
在韶光、空间和详细事物上一样平常是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

区分好高下联之后,贴春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之以是这样张贴,是由于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以是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春联便是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描写了有一个鬼域的天下,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幽灵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幽灵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创造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落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都雅。
再后来,逐渐发展为现在的春联。

藏在春联里的小故事

贴春联是年俗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符号之一,自古以来就由于春联发生或很多有趣的故事。

故事一:解缙气富豪

明代文学家解缙家门正对着一位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高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敕令把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暗中发笑,在高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把富英气得木鸡之呆。

故事二:王羲之妙书春联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正值年终年底,于是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

东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不料,由于王羲之书法盖世,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
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

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又被人揭走了。
此时已是除夕,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
王羲之想了想,又提笔写了一幅,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口:

福无双至

灾患丛生

夜间果真有人来偷揭。
可见这副对联写的不太吉利,只好叹口气,又趁着夜色溜走了。
月朔清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春联变成:

福无双至目前至

灾患丛生昨夜行

围不雅观的人看了,齐声叫好,拍掌称妙。

❤欢迎收看❤

《赢在博物馆》第二季

(2月6日—2月14日)

正月初二到初十

每天18:30

与文博知识小达人们一起

聆听历史的声音

编辑:杨若雨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

如有须要请联系cctv14childr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