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些人际交往中的陷阱、做一个充满聪慧的人呢?对付这个问题,孔子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地,《论语》中这样写道:
子曰:“巧语令色,鲜矣仁。”
孔子告诫我们,那些善于甜言蜜语、假装和颜悦色的人,很少具备仁心,也便是内心短缺善良。
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有些人一开口说话就舌灿莲花,乃至给你灌各种迷魂汤,让你以为自己是天下最能干的或最俊秀的。
实在,当他们这么对你说话时,大多不怀美意,也便是有所图。一个真正对你好,或者爱你的人,绝不会没有节制的夸你赞你。
甜言蜜语还好戒备,和颜悦色就比较难以识别了。当看到别人迷人的微笑、彬彬有礼的举止、温顺的话语,你能不被他所谓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吗?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对你的和颜悦色是否是假装的呢?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他的和颜悦色是不是很过分,超越分虚假的身分就越多。
第二,他是否对每个人都如此。如果他只在你面前慈眉善目,转身对其余一个人恶言恶语,这样的人更要当心。
大概有人会说,假装就假装呗,只要他对我就行。殊不知,假装的和颜悦色并非出于本心,一旦他的目的达到,真实的一壁也就原形毕露。
当然,我们也不能看到一个人称颂你,对你非常客气,就认为他是伪善的。初次见面,适当的礼貌还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主要的是不雅观察他的度和同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