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把句中的意象换成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意境转为开阔宏伟,颇有盛唐气候。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难得的妙句。

但《滕王阁序》并不是诗,而是一篇骈文。
文章中的句子纵然高妙,也并不一定都适宜写在诗词中。

单说这两句,很少用在诗中。
不过,在词中可以用到。

​一、诗的句法构造-上四下三

为什么说落霞秋水二句不适宜用在诗中呢?这和诗的句子构造干系,也和诗的吟诵节奏干系。

王勃滕王阁序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 可以用在古诗词中吗

七言的诗,大多是上四下三构造,例如:

玉露--凋伤--枫树林,

这两句来自于杜甫的《秋兴八首》,2-2-3的构造,也可以看作4-3构造。
又如: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这两句也来自于杜甫《秋兴八首》,这是2-2-2-1的构造,也是4-3构造。
还有:

巫山--巫峡--气--萧森。

这种2-2-1-2的构造,也是4-3构造。

上面的三种,都属于上四下三构造,这是是七言诗最常见的构造。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下面先容的这一种。

二、诗的句法构造-上三下四

七言诗中,也有极少见的上三下四构造。
即所谓的折腰句,例如秦韬玉的《贫女》:

蓬荜--未识--绮罗--喷鼻香,2--2--2--1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骚--高--格调,共怜--时世--俭--装扮。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2--2--1--2

为--他人-作--嫁衣裳。
1--2--1--3

前边七句,都属于上三下三构造。
末了一句“为他人-作嫁衣裳”可以看作上三下四构造。

这种上三下四的句式,被称为折腰句,南宋的韦居安在《梅磵诗话》中先容 :

七言律诗有上三下四格,谓之折腰句。
白乐天守吴门日,答客问杭州诗云:“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欧阳公诗云:“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到溪桥。

上面举例的都是七言诗,这种上三下四的高下贯通的句子,在宋词中不多见,我们在王千秋 的《减字木兰花》中可以看到 :

阴檐雪在。
小雨廉纤寒又㬠(shài)。
莫上危楼。
楼迥空低雁更愁。
一杯浊酒。
万事世间无不有。
待早归田。
欲买田无使鬼钱。

个中前面的三句七言句都是刚才说过的4-3构造。

小雨廉纤--㬠(shài)、楼迥空低--雁更愁、万事世间--无不有。

末了一句是比较罕见的3-4构造:

欲买田--无使鬼钱。

不过,这种构造的句子在阅读时,还是4-3的节奏,例如: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到溪桥。

欲买田无--使鬼钱。

而滕王阁序中的这两句明显与这种折腰句有差异,差异在哪里呢?

三、宋词中的折腰句

滕王阁序中的这两句很像宋词中的上三下四: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有好多人说这是5-2构造,也可以这样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但是在阅读的时候,按照3-4构造的节奏去读,更有抑扬之感。

这两个七言句,在构造上像宋词中的3-4构造。
宋词中3-4节奏的七言句, 大多是一个3字句和一个4字句组合。

例如欧阳修的《锦喷鼻香囊》

一寸相思无著处。
甚夜长难度。
灯花前、几转寒更,桐叶上、数声秋雨。

真个此心终难负。
况少年感情。
已交共、春茧缠绵,终不学、钿筝移柱。

个中4-3的七言句,有:

一寸相思--无著处 。
真个此心--终难负。

3-4的七言句,如:

灯花前、几转寒更。
桐叶上、数声秋雨。

已交共、春茧缠绵。
终不学、钿筝移柱。

词中3-4构造的七言句,前三个字被看作三字逗。
古人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欧阳修的这三句,意思连贯,乐意算作七言句也行。

灯花前、几转寒更。
桐叶上、数声秋雨。
终不学、钿筝移柱。

不过,这一句,和大多数词作中三字逗的用法一样:

已交共、春茧缠绵。

前三个字看作一个短语(三字逗),更为得当。
我们看看词牌中利用三字逗的 3-4构造。

四、宋词中三字逗 与上三下四构造

《西河》这个词牌中,也有这种3-4构造的句子,我们看看周邦彦的这首《西河》:

长安道,洒脱西风时起。
尘埃车马晚游行,霸陵烟水。
乱鸦栖鸟夕阳中,参差霜树相倚。
到此际,愁如苇。

冷落关河千里。
追思唐汉昔繁华,断碑残记。
未央宫阙已成灰,终南依旧浓翠。
【对此景、无限愁思】。
【绕天涯、秋蟾如水】。
转使客情如醉。
【算当时、万古雄名】,尽是作、后来人,悲惨事。

个中有三句是3-4构造的句子:

【对此景、无限愁思】。
【绕天涯、秋蟾如水】。
【算当时、万古雄名】

仄仄仄 平仄平仄。
 仄平平 平平平仄。
 仄平平 仄仄平平。

在词牌中,这种3-4构造的七言句,很少像《锦喷鼻香囊》、《西河》这样前后一起涌现 。
常常是高下两阕分开利用,

例如柳永的《昼夜乐》

洞房记得初相遇。
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序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骚端正外,【更别有、系民气处】。
一日不斟酌,也攒眉千度。

高下阙各有一句:

【更别有、系民气处】,【对满目、乱花狂絮】,

●◎◎ ◎○⊙▲;◎◎◎ ●⊙○▲。

五、王勃落霞秋水句,可以利用的词牌

那么王勃的这两句可以用在哪个词牌中呢?我们看看王勃这两句的平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仄平仄、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

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 ,是可以用在上面《昼夜乐》这个词牌的,不过,须要用“色”这个字浸染韵脚。
《昼夜乐》中不能利用“落霞与、孤鹜齐飞”。

那么有哪些词牌可以同时用这两个句子呢?老街随便找了几个词牌,我们看一下。

1、渡江云

例如周邦彦的这首《渡江云》: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
涂喷鼻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逐渐可藏鸦。

堪嗟。
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
【愁宴阑、风翻旗尾】 ,潮溅乌纱。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檥蒹葭】 。
沈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高下阙各有两句3-4构造,恰好一个平声结尾,一个仄声结尾。

上阕:

【盛粉饰、争作妍华】,◎◎◎ ⊙●○△

【千万丝、陌头杨柳】,⊙●⊙ ◎○⊙● 

下阕

【愁宴阑、风翻旗尾】⊙◎⊙ ○○⊙● 

【傍水驿、深檥蒹葭】 ◎◎◎ ⊙●○△。

高下两阕,平仄都和落霞秋水句符合,完备可以引用王勃的这两个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 

2、《应天长》

这首是柳永的《应天长》

残蝉渐绝。
傍碧砌修梧,败叶微脱。
风露凄清,正是登高时节。
东篱霜乍结。
绽金蕊、嫩喷鼻香堪折。
聚宴处,落帽风骚,未饶前哲。

把酒与君说。
恁好景佳辰,怎忍虚设。
休效牛山,空对江天凝咽。
尘劳无暂歇。
遇良会、剩偷欢悦。
歌声阕。
杯兴方浓,莫便中辍。

高下两阕,也都有3-4构造的句子:

上阕两句:

绽金蕊、嫩喷鼻香堪折。
●⊙●, ◎○○▲。

聚宴处,落帽风骚,◎●●, ◎●○○ 。

下阕两句:

遇良会、剩偷欢悦。
●⊙● ,●○○▲。

歌未阙,杯兴方浓。
⊙●▲, ○●○○。

​熟习格律的朋友,可以看出来,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不能用的,由于“一”是仄声。
落霞与、孤鹜齐飞,可以用。

结束语

三字逗的3-4构造句式,在词牌中运用极多。
钦定词谱记录了800多个词牌、2000多个词体,相信有不少词牌可以利用王勃的这两个句子。

老街估计,利用个中一句的词牌该当很多,但是两句都能同时利用的词牌就比较少了。

想把王勃落霞秋水句用在词牌中的朋友,可以记住《渡江云》词牌。
在词中引用这两句,可以提高整首词的格调

@老街味道

如果作诗适值有一句 与古人千篇一律 算不算抄袭呢?

八句格律诗中,颔联与颈联四句必须对仗,其哀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