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便是年,但是传统的年节阶段也有渐进的过程,腊八到尾月二十四小年期间,人们紧张是备置年货,保暖驱寒,度过一年中最冷的二九三九时段,并感想熏染逐渐浓起来的年味。

那么尾月十五,是一年中末了一个月的中间时段,末了一次月圆。
虽然天寒地冻,时有风雪,人们户外活动减少,但是若逢着景象晴朗,此时明月清冷皎洁,愈甚平常。

上古人们有玉轮崇拜,认为月圆代表丰收,生养,圆满,玄门也吸纳了这种原始崇拜,比如上元中元下元这样的民俗大节,都是起源玄门对月圆代表的一种无上清美的神化和崇拜。

对付玄门本身,月圆是重大的日子,必有所醮祭。

腊月十五明月美诗六首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李商隐这首“紫府神仙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写出了道人在十仲春十五月圆之夜,登顶道不雅观最高处,雪月交光,祈福修行的仙美。

而在民间,一年末了的月圆,也代表深奥深厚的相思和美好。

“徐州洪上月团团,浪打孤舟客影寒。

料得人家今夕语,一年十二度相看。
”元末明初 · 刘崧《臈月十五昼夜徐州洪对月》

刘崧是明朝初年的高官,生性廉明简朴,大公无私。
在百废待兴的时段,他以最大的能力投入实事,很少顾及家庭。
这年的尾月十五,他在徐州的水路船上,是赶往镇江履新。

倒是在这颠沛流落冬夜船上,他有了一点寒夜的舒缓。

他走出船舱,看到了天上一轮团圆的明月,清光团团。
四面还有并一直歇的潮水声。

他终于深奥深厚的感想熏染到了为官客途的孤寂,思念起身人。

家中有妻子儿女,但是他多年未回。
他知道妻子和儿女的顾虑,这又是一年即将过年的时段,他们怎么不期望他回家?

他乃至想得到妻子会看今夜的圆月,有所顾虑,也有所抱怨。

一年十二个月,月月不回家,只能看着玉轮十二度圆。

在家和国间,中国人大多数都会选择,先国后家。

这种优秀的传统是从上古时期就传承下来,打造了无数中华民族的盛世辉煌,延续着民族的生存和未来。
无数正派的官员,用他们的勤奋和爱国,支撑和延续着文化和文明。

以是历史不能大略粗暴地去教条看待。

刘崧的这首诗,言语节制,但是这也是他最深奥深厚的心和爱。

他站在尾月寒风的船头,去感想熏染明月的光辉。
相思无言,在这片皎洁的月光下。

“清光十五度,此度倍堪怜。

再满应同夜,重看却异年。
”明 · 皇甫汸 《尾月十五夜月和子约 》

这是一年末了的圆月,由于在冬天,分外清美皎洁。

那晚冬的玉轮,本来便是夜夜清光,而今夜是圆月,倍加清亮,引人喜好。

就算是下个月也有圆月,但是不是本日,不是此时,是跨了年,是明年的圆月。

明年的圆月,是春月,是其余一番滋味和感想熏染,是正月十五的华美,都不像本日,寂寥到圣洁,仿佛是对岁月的流连,最美最洁白的告白和告别。

这是一年末了的圆月,带着冬的肃穆和仙意,光辉辽阔,静美无边。

“冬月沉轮空更阑,绮窗华烛自凝寒。

春来依旧清光满,只恐催人不耐看。
“明 · 皇甫汸《尾月十五夜待月 其二》

皇甫汸对尾月十五的圆月情有独钟,每年的尾月十五,他都特地要欣赏月色。
但是这年,天上云气雾霾深重,他却依然等着。

这末了的冬月月轮沉没在云海里,已经到了下半夜了。
只有窗前的烛炬,还在燃烧,快要熄灭。

我知道春天的圆月依旧清辉圆满,但是都不同于这晚冬的玉轮,寂寥清美,属于我一个人,属于我安静沉寂的心怀。

而春天有各种发达,花喷鼻香树影,掩映圆月,固然是美,但是都不像晚冬的明月素净,看到玉轮,让民气里面前只有玉轮,耐看,耐想,耐回味。

以是他一贯等着,就像情郎等待自己心爱的姑娘,等待你至清至洁的属于我的美。

“空堂月出夜如烟,笳鼓风高雪后天。

幸有好怀应尽醉,重看月满是明年。
”明末清初 · 申涵光 《尾月十五夜 》

这首诗场景很特殊。

空阔的庭院里,玉轮升起来来,夜色迷蒙,带着凛冽的寒气和风。

那风在呼啸,吹过雪后的平原,一片苍茫。

而玉轮就在这样的白烟中高高升起,它的皎洁笃定,和苍茫的风卷雪地,形成壮阔的照料。

我看到如此壮不雅观的雪景月色,要惊醒饮酒啊。

由于明年的圆月,虽然玉轮是圆满的,但是不是现在的美。

现在是有雪有月,真正风花雪月,壮丽辽阔,一年只此夜啊。

这种景象,大约在北方地区或可年年见到,但是在南方,每每有月无雪,就算是有,哪里有这样野阔风高的美。

“沉沉更鼓急,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清 · 袁枚《十仲春十五夜 》

这是清朝袁大才子的名诗。
往年的尾月十五,袁枚都是在热闹富丽中度过。
但是这年,他由于脚上有疾病,只能困步在家。

而年节之时,恰逢一场难得的江南大雪,而恰好,雪停之后,一轮十五的圆月。

这是在家入耳着市声,半夜无眠。

晚上的打更的声音非常急匆匆,下雪了,且风雪大,逐渐听到路上的人声断绝,那大概都是赶紧回家,躲避风雪。

而我吹灭了窗前的烛火,反而窗户更加通亮起来。

我推开窗户一看,哇,一天的明月照着尺深的大雪,这是人间的琼楼玉宇,人间的瑶池。

这首诗给人一种雪夜月光的豁然之美。

61岁的袁枚,这首诗,有着独特的审美和童心,广为流传。

“一年有几团圆月,数到今宵岁又残。

不恨清辉催我老,转欣永夜耐人看。

横斜影写梅花瘦,潋滟光凝竹叶寒。

天上琼楼何处是?高歌水调倚阑干。
”晚清 · 林朝崧 《十仲春十五夜咏月 》

这是尾月十五江南清绝的月色。

一年中能有几个圆月,到了尾月十五,一年也快到头了。

我不恨月光催着岁月匆匆,我爱着这样的永夜明月,由于它非常美,非常耐看。

它的光辉照射在梅花上头,在地上墙上留下梅花横斜的影子,如诗如画。

它沐浴在青翠的竹叶上头,竹叶分外冷翠清新。

我看着玉轮,想象它上面的琼楼玉宇,唱着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显然苏轼的这首词用在尾月岁末的明月上,更有深深的对团圆的祈愿和祝福。

如果,如果你能瞥见尾月的圆月,许个愿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诗词#

五首古诗中小寒节气物候:鹊营巢,雁北乡,梅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