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连成

昨天上午写了一首诗,个顶用到了“叹”这个字,于是就有人指出了这个字的平仄“缺点”。
那么这个字是不是真的用错了呢?这里先把这首诗摘录于此,然后作详细剖析。
诗作全文是:“为教一咏惊天地,伏案经年不废功。
偷得诗家真妙语,何叹已是白头翁。
”是的,依当代汉语的阐明,“叹”读[tàn]音,的确是仄声;但是如果熟知古典诗词的朋友,该当还知道,“叹”字是平仄两用的字,在近体诗中多有此用法。
第一,它在平水韵表中属于平声十四寒的韵部,作平声用;同时它也属于十五翰的去声,也便是作仄声用。
这个是没有争议的了。
第二,有很多例句也都做平声押韵,这里列举白居易的诗作为例,大家一看便知:驿路波折泥雪寒,欲登篮舆一长叹。
风光不见桃花骑,尘土空留杏叶鞍。
丧乘独归殊不易,脱骖相赠岂难堪。
并州好马应无数,不怕旌旄试觅看。
由此见,“叹”字在近体诗中,跟许多平仄两用的韵字是一样的。
我们要多读古人的作品,方能不出笑话,不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友友们认为是不是这样呢?欢迎大家谈论,连成拜谢。

叹字在近体诗中究竟是平声照样仄声这里给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