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统一方将取正统一方而代之,而正统之象征逐一大不雅观园诸芳,将成为在非正统一方掌权之末世的凄风苦雨中摇摇落落的“残荷”,但“留得残荷听雨声”,暗示“残荷”坚忍不屈,相信非正统之末世终将过去,对未来充满热切的希冀,同时又有一种淡定与从容。
文本也暗示了非正统一方也不过是历史天空中须臾即逝的过眼云烟,如贾家终极“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即意味着非正统一方虽然阴谋得逞,取正统一方而代之,但也免不了败亡的结局。
第二回,文本先容林如海家世,提及封袭制度,“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年夜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因此,贾家从第一代贾演、贾源到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这一辈就已经是第四代了。当贾家隐喻皇家时,封袭的结束,实在也就意味着王朝的闭幕、末了掌权的非正统一方的败亡。
弒父杀兄的隋炀帝,“隋堤点缀无穷”(第七十回,薛宝琴咏柳絮词《西江月》)但“隋堤风景近如何”,不过只是“蝉噪鸦栖转眼过”(第五十一回薛宝琴新编怀古诗,广陵怀古其五),薛宝琴的诗词也隐喻了非正统一方的结局。
诸芳在大不雅观园秋日所作的诗句,如“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等等,同样也暗示非正统一方掌权,诸芳在末世波折的世路上的孤独与艰辛,但又保持独立人格和坚守正义的倔强。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甄士隐解注《好了歌》中有一句“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脂砚斋批道:“贾赦、雨村落一干人”,因此,所谓“天网恢恢”,“听雨声”的“残荷”,坚忍之下,也终将看到雨村落之流的悲惨了局。
“留得残荷听雨声”,幸存下来的宝玉和诸芳,在风雨如磐的非正统之末世,艰辛繁难之中,又有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淡定与从容,缘故原由何在呢?与“面出路径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于今落釜成何益”(第三十八回,宝钗的《螃蟹咏》)的雨村落之流不同,幸存下来的“残荷”,在历尽劫波之后,将得到处常之道、处世聪慧,在疾风骤雨、“处处风波处处愁”的末世里,进入怡然自得之乡。
甄士隐终极峭壁撒手,甄士隐的经历便是贾宝玉生平的缩影。作为文本之第一君子,贾宝玉终极将离钗为僧,文本因而看起来很空,但实在是空而不空。第五回脂批指出:“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因此,文本中不仅有隐喻家国政治的“刀斧之笔”,更有“道济天下之溺”的“菩萨之心”。
一僧一道是“作者自己形容”(脂批),也可称是作者的化身,“通部书中,假借癞僧、跛道二人,点明迷情幻海中有数之人也”(第三回脂批),一僧一道所隐喻的与贾宝玉的象征物逐一“通灵宝玉”的“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相通,也正是作者的“自寓”逐一贾宝玉终极的精神归宿,因此,贾宝玉的“峭壁撒手”并不是真正的四大皆空,而是变成了“情不情”(脂批)的情僧。
贾宝玉从"无中生有"到终极变成“情不情”之情僧的过程,实在便是楔子中空空道人传抄《石头记》并将其易名为《情僧录》的过程逐一“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情僧贾宝玉因此入世之心出世,心中有佛,有万民,悲天悯人。
实在,贾宝玉的生日和文本第二十四回涌现的宝玉身边小厮的名字逐一扫花、锄药和引泉,大有深意。贾宝玉的生日在文本特有的“饯花节”和扫花,暗示由神瑛酒保下凡而来的宝玉便是“三春过后诸芳尽”的那个送“春”归的扫“花”人;锄药和引泉则暗示贾宝玉历尽风月波澜的生命进程,便是为自己、也是为天下苍生探求处世聪慧之“药”、探引处世聪慧之“泉”。
与贾宝玉是“一对儿”的薛宝钗,她的金璎珞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都与一僧一道和太虚幻境大有干系,“冷喷鼻香丸”的功效与“通灵宝玉”的“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相通[注2]。宝钗实在因此出世之心入世,不为物羁,不为媚俗,而自成高格。“寒塘渡鹤影”的湘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的探春和甄宝玉(第二十二回脂批指出:“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落执笔人素心矣。”)等在饱经风霜之后,终极都将在“薛宝钗”之境界中,收成苦涩中的安宁。
二宝所隐喻的境界侧重于精神层面,大多数人难以践行,个中贾宝玉所隐喻的境界更是具有宗教、哲学的高度,践行的难度尤甚。而第十三回,秦可卿魂托凤姐,“语语见道,字字伤心”,不仅说出了否极泰来、荣辱更替的千古不易之理,而且还给出永续的长策,个中蕴含着耕读传家的古老大聪慧,则更具有泥土的气息,也更具可操作性。
十二正钗之一的巧姐,将一如她的书页上的画“一座荒村落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所暗示的那样,虽然艰辛,却能在耕读中得到一世安宁,避免重蹈其母凤姐“哭向金陵事更哀”、其姑元春“虎兕相逢大梦归”的覆辙[注3]。
在末世的凄风苦雨中飘摇的“残荷”,坚忍、倔强,又充满聪慧,这不正是生逢末世的作者的自我写照吗?田螺含水过冬,便是期待着一个温暖的春天,作者历经磨难,虽然在他有生之年雍乾一方并未败亡,但他却用天才的聪慧,在不属于自己的时期里,为自己创造出诗意栖居的生命空间,并用自己不懈的坚持和血泪,为天下文坛绽放出一个最美的永恒的春天逐一不朽的传奇《红楼梦》。
注1、详见系列拙文 11《贾家逐一既是曹家,又是皇家》
注2、详见系列拙文 67《明明是悲剧,文本为何却称之为“金玉良姻”?》
注3、第一回甄士隐解注的《好了歌》中有“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句,脂批指出:“太虚幻境青埂峰一并结住”,即暗示青埂峰、太虚幻境便是人类的心灵故乡。贾宝玉和薛宝钗所隐喻的境界以及秦可卿魂托的耕读聪慧,趋福避祸,可统称为太虚幻境、青埂峰之境界。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