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京剧院四团排《杨门女将》是在1959年中下旬开始的。这个戏是范钧宏师长西席、吕瑞明师长西席根据扬剧《百岁挂帅》改编的。京戏中佘太君挂头牌,《杨门女将》是开天辟地。
郑导演跟我说,如果你来佘太君这个活儿要怎么演,你自己好好琢磨。我当时有点傻。我当时将近二十岁,不知道怎么演,由于没有见过。当时导演、作者,马少波院长、我们于光团长就都鼓励我。
我对佘太君这个人物从心里头有一种特殊的敬仰。她不仅武功最好,而且爱国、倔强,在家里头又是一个慈母、祖母、婆婆。
郑导演跟我说了之后,我从佘太君的脚步开始琢磨的。我想,她的脚步不能像过去老旦脚步了,该当加入一些须生的脚步。我还弄垫底,给老旦增加高度。
这扮相呢,当时我就到东安市场那儿瞎琢磨,找点头饰的东西,这绸条我也有改变。
在扮装上,百岁老人不会是黑眉毛,那更不能是净水脸了,过去老旦都是净水脸,不扮戏,那么这出戏里佘太君她就得扮戏。那扮戏扮什么颜色呢,过去须生、旦角都有底彩,老旦没有底彩,我就把须生、旦角的加在一块儿抹一抹,这底彩我以为还可以。
因此从头饰到扮相,我都是在找,脚步我都在变。我不变根本就不成。
我还参加了编唱腔。最早的时候,不是唱现在这段34;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鬓",唱的是她的夫怎么去世的,从大郎、二郎开始,跟数郎差不多。
编这唱腔段,大概是二十二句吧,利用老旦的东西不多,由于我觉得过去一些老旦唱腔用在《杨门女将》佘太君的表现上不得当。这段[西皮导板]首先必须要快,个中有几句我利用了(须生和花脸)一些东西。
比如说"为江山称得起忠烈一门",从过去老旦任何唱腔中都找不着,我是把裘盛戎师长西席在《锁五龙》里"不由得豪杰笑开怀"的唱腔借用到这儿了。
比如这句:"王大人且慎言莫乱猜我忠良之心。"我是通过跟李和曾老师一块儿排《辕门斩子》受到启示,他的《逍遥津》那一句"二皇儿年纪小……"拉得很长很长,我以为真是特殊好,我就把他这些戏里的东西拿过来用了一些。
如果你不听这些老师的东西,你不会他点东西,你也拿不过来,也不能有打破,创造老旦新的唱法。
在念词的方法上,我跟过去老旦的也不一样。
《徐母骂曹》在念上是老旦最横的一出戏了,比如:"曹丞相,老身有几句言语,你且听了。"我最早听是龚云甫这段念白,念的比我们现在还要更媚一点。
但是《杨门女将》不成,尤其在"盘焦"的时候弗成,由于我从出场到寿堂了局,我有几种不同的念法,根据工具不同,以是念词的方法就不一样。
到了"盘焦"的时候,我的念词就比较厉害了。开始我是寻思:本日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我就不雅观察她们,特殊是穆桂英吃醉酒的时候,心想她今儿这是怎么了?
引起佘太君最大疑惑的,是穆桂英悲痛难忍跟柴郡主有一个相对的眼神,她看谁呢?不对,她们有事瞒我,我就在这时候一个一个地看,八姐、大娘、二娘到七娘,完了我又从这一头九妹、三娘,一贯到四娘,我一个一个看,要搭我这后边这桥。
我不动声色地去不雅观察,末了归到穆桂英身上。我在看她喝醉酒的时候,"噌"就站起来了,这时候不能像一样平常的老旦逐步站起来。
送走穆桂英之后,我是疑惑地去唱:"桂英儿平日里颇有酒量,为什么一杯酒醉倒在厅堂?"我得撸袖子,这样我水袖就出去了,看不见我手了。以是每一个小动作,我都有自己的想法。
我这时候看谁呢?"焦孟二将,吞吐其辞,神态失落常",我一愣神,我想发难来了,"莫不是风波陡起在三关上,这件事必须要细问精密",我这才动手势,我不能乱动这个手势的。
我跟所有学《杨门女将》的人说过,你在静的时候一乱动手,就最影响人物了。以是我一贯按着,到末了才用一个动作,而且这动浸染很长的气,末了这音都没有了,便是说我拿底气托这个最小的音,直到末了音没有了我这气还不能下来。以是我演这场戏很累就在这儿。
演这场戏的时候,你想捉住不雅观众,你得真下功夫琢磨这个人物此时此地的心情,对她用什么措辞、什么态度才行。
王晶华 大登殿之王夫人
说实话,二三十年之后,我演了大概几百场之后,才悟出来佘太君。这场戏不好演的缘故原由,是不雅观众都知道杨宗保去世了,就你佘太君还不知道呢,当你知道之后,你得用你诚挚的演出把不雅观众的感情重新给调动起来,让他们不掉眼泪的也含着眼泪。
再一个难度在哪儿?便是我这场戏完备是横的,念词儿都是横嗓子味,比如我叫那焦廷贵:"且慢,焦孟二将,你二人不在三关,到底回来做甚?"我是这么一种老太太的心情问。
柴郡主说:"他二人﹣-"我这一辈子都没跟柴郡主翻过脸,由于她是柴王的闺女,皇上的妹妹,但是我这戏给她一大肃脸,我随着一摆手,"为娘未曾问你,廷贵,近前讲话。"
他说:"这﹣-"我这用一个花脸的声音:"还烦懑来!
"这时我动作是很大的。我在问焦廷贵时有一假乐,便是佘太君心里头很焦急,很怕听着这个事,但是又得问他,用哄着孩子的乐法,"哼,廷贵,你讲﹣-"听到末了我知道弗成了,但是我还要问末了一句:"他、他怎么样?""他﹣-""讲、讲。""他为国捐躯了。"
王晶华 赤桑镇之吴妙贞
听到这,我动作是相称大的,撤腿、扶椅子背,我腿一贯在里头抬着,等我这么狠下来,他这么一点,我脑筋磕桌子上了,这么来才够幅度。由于台上两排有十个人,一边五个坐着,我在末了边,我如果幅度不大,台下看不出来,这是合理的夸年夜。
这时候佘太君老态龙钟实在支撑不住了,我还要挺住,女将都跪下了,我咽一口吐沫,把眼泪咽到肚子里,扶着桌子逐步下,下两步我站不住了,八姐过来赶紧扶我。
瞥见柴郡主,我安慰她:"回房歇息去吧。"这时一定要蹭着走,不要迈着步走。"转来﹣-"这时候我先掉眼泪,调动我最大的感情,"转来,文广年幼,你不要对他多讲。"这老人还得蹭着走,末了柴郡主下来之后,我有一个站不住的动作,我说:"八姐、九妹,看大杯奉养。"
王晶华 程昱赚书之徐母
等我拿羽觞的时候,我这有一个搓步、转身、垫步,"宗保,孙儿啊,你是杨家的好儿孙……你要痛饮一杯。"我把这酒端到前头,倒给他们,这才退着步,才擦眼泪。我的体会,成功塑造一个角色不能忽略这些小地方。
在灵堂,我是这样安排的,念"速将此事报于圣上知道",我全体身上"啪"就立起来了,念:"安排灵堂,祭奠亡灵。"念出来就要有把这魂灵给托上去的觉得,之后我上一步,要迈将近一米才行,"国仇家恨终当报,不灭敌寇恨怎消"。这儿有一个转身,锛儿锛儿仓,抓水袖,抓一抓二,要快,这个动作得练,这是我从袁世海师长西席那儿学来的。
做这些动作的时候,演员得完备进入到人物里头,包括一个眼神、一个上步、一个转身、一个挪,你都得去琢磨才行。这场戏演完之后,这感情就在里头,你半天也出不来。这场戏演好了,《杨门女将》基本上就成功一半了。
王晶华 辕门斩子之佘太君 下同
在"挂帅"这场,佘太君的扮相因此前没有的。四团那阵儿也穷,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蟒,包括我拍电影都是红年夜氅,后来才做的帅盔。我们是抱着令旗、宝剑上,即是是大帐了。旦角八大靠一上,台下震了,那阵儿也俊秀。
为了这出戏,除了老旦服装改革之外,还改革了好多服装,过去剧团哪有过白靠,哪有过黑靠?是通过这个戏做的黑靠、白靠,都是后来逐步置的。
这场戏最大特点便是后来我们的上马。开始上马的时候,就这么上那完了,有的人说,你这马怎么上了半拉,没上去。我一想,这还没跨上去又回来了,可不是没上去吗?
李少春 盗贼传
我跟我爱人郭自勤就在家里研究,从李少春师长西席的《盗贼传》里头偷点东西,《盗贼传》当中少春师长西席有这样一个背手的动作,我以为这特殊俊秀,就琢磨用在这上马了。
这么上往后,这么打马,这么转,也不成,后来像少春师长西席涮马鞭,觉得还不得当,末了才想到我们现在的上马。
王晶华与刘秀荣
那么我末了上马是怎么上呢?由于这背面都站成一排,我不能涮马鞭,我一涮马鞭就打着人了。马童带马,我站在之后,我这么撤步,掂一下,我这一年夜氅在这儿,上之后,打斗篷,跨腿到这之后,我这个脚这么踢,踢完了往后,我这么撩马鞭,之后我这么亮相,便是我照片上的那个造型。
我这下是跟谁学的呢?我看裘盛戎师长西席的《姚期》,他有一动作,他说:"什么?压去世了?"他那一愣,就这下好看在哪儿呢?它这么完了往后,人再走,就这个身上,这个动作,就走的是人快从立时摔下来那个觉得。
那么我们上马之后,这么走这一下多俊秀,我这个动作在哪儿,我这马鞭在什么地方,眼睛在哪儿,我这样都有准的。
为什么我抖这年夜氅呢,由于你跨腿的时候,它不妨碍你啊。以是我以为好多动作,便是一定要去研究透了它,还要去练才行,由于我们小时候功底都好。
王晶华与弟子合影
一个演员,你得肚子里东西多,看得多、记得多,你不见得都能用得着,一旦你遇见了一些什么角色了,你就能到我借鉴一下这个动作就行了;否则的话,你就借鉴不了。
再一个,便是"巡营"。最早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这场戏,原来那戏叫"祭刀",便是要出征之前杨文广拿老令公这个刀,佘太君拿一杯酒祭刀,这是当时的一场戏。
我记得在一个星期天,团领导把我叫到院里说,范老师又给写一段词,你编去吧。我拿着这个词就上北池子后院,坐在那藤架子底下就想怎么编。
我说老旦过去唱[二黄导板]便是《滑油山》的"夜薄暮",《行路训子》的"只走得金鸡叫",我以为搁这儿也不得当。
我演过《群英会》的"借风","习天书玄妙法犹如反掌,设坛台借东风合作周郎",我干脆把这个唱腔借鉴过来得了吧。编了这段唱之后,大家挺满意,就这么唱吧。
本文摘自《演员看得多会得多方能借鉴创新》,王晶华口述,洪业编辑整理,原文载于《谈戏说艺——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图片素材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