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作者简介:

跟着古诗赏春天初春细雨古诗赏析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有《春雪》、《幽怀》。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不雅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
当时韩愈已经56岁,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
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
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来岁夜振。
同时在复兴儒学的奇迹中,他也卓有建树。
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哀,而是兴味盎然地欢迎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墨客张籍的。
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以是诗题别号《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事忙年迈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致之美,希望触发张籍游兴。

注释:天街:京城街道。

润如酥:细腻如酥。
酥:动物的油,这里形 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正是。

处:时。

绝胜:最美。

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古诗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颂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点出早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
造句清新幽美。

“草色遥看近却无”紧承上一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致。
从远处看彷佛有 ,从近处看却没有 ,描绘出了早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写出了春草刚刚萌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东风景。
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妖冶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东风景良好,别出心裁。
前两句体察景物之风雅已经令人夸奖,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猜想之外。

这首小诗,墨客只利用简朴的笔墨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述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致。
刻画细腻,造句幽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