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一说顾恺之) 〔魏晋〕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春天的美在于水润的活气,山上积雪融化,成一条活泼的小溪,为每一处的河流池塘注满春水,掩映苍茫;

9首魏晋必背诗词名句字字经典建议收藏

夏天的美在于云彩,万里无云的景象在夏天多少是有些热晒的,如果有云在天空飘行,幻化出各种样子容貌,乃成大美;

春花秋月,皎皎一轮明月挂在秋空,其美自不必多言。

冬天的美,在于四季常青的松树。
在银装素裹的山岭里,执着地闪耀着绿意。

江南曲

柳恽 〔南北朝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反,春花复应晚。

不到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春天快要过去了,你为什么还不回去故乡?

-行路迢迢,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西洲

佚名 〔南北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熏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一首《西洲曲》,想来想去还是没有节选,全篇奉上。
整首诗写得很美,让人不忍心割断其节奏。

最开始,因梅花思念外子;再次出门采莲;再次归家登楼,于楼上眺望;末了,是楼中一梦,梦中仍旧念念不忘身在远方的外子。

你愁,我亦愁。
熏风如果能知道我的心意,就请将我这一晚的梦,送去西洲罢。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代出自蓟北门行

......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上面是鲍照的两首。
之前对鲍照并没有过多的理解,但后来读到了杜甫的一句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这是杜甫用来形容李白诗词的风格的一句,将其比作南北朝期间的庾信、鲍照。
再加长进修文学史的时候也理解到两位的文学地位,这才开始对鲍照的诗感兴趣。

不得不说,杜甫对李白的评价很准确,李白在不少诗歌中展露的气息,确实与这位鲍参军有相似之处。
同样渴望飞黄腾达、同样渴望民气抱负的实现、同样不安于现实、同样充满激情亲切,充满力量,也充满悲愤。

从军行

卢思道 〔南北朝〕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这一首《从军行》写得很长,这里只选了开头四句。
希望读到这里的朋友们,可以从这四句里想见沙场烽火之壮烈,想见大军压境之气概,想见斗志昂扬之少年,跨马扬鞭、昂首从军的洒脱。

如此,足够。

入若耶溪

王籍 〔南北朝〕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这首诗的颈联久负盛名,由于两处比拟利用的恰到好处。

蝉声响彻林间,反而显得林中氛围更为宁静;山中时有鸟鸣,更为山林披上了一层神秘清幽的面纱。

明明有蝉与鸟之动,偏偏这动衬得“静”又更静。

小时候上学常常听到的一个形容: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与这两首诗也是同样的道理。

赠范晔诗

陆凯 〔南北朝〕

折花逢驿使,寄予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采莲曲·金桨木兰船

刘孝威 〔南北朝〕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喷鼻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南北朝期间采莲曲颇多,这一首也是个中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