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或为虫娘)离去,作著名的《雨霖铃·寒蝉悲惨》,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
此词为那一期间所著。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述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措辞普通,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宋代柳永雪使女景萧索古诗不雅赏及解析 涨常识

雪使女·景萧索注释: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感情,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niǎo)寒碧,水村落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在景致萧索的秋日里,我独自登上高楼遥望万里晴空。
俯瞰四野,苍凉的大地深深的触动了我悲秋的情怀,这和当年宋玉因悲秋而写《九辩》的心情该当是一样的吧。
秋日的渔市是那样冷落寂寥碧烟袅袅;水村落残余的叶子在风霜中猎猎发红。
楚天分外辽阔一望无际,江水浸泡着尚未落尽的夕阳,浪打浪波涛翻滚。

“动悲秋”二句:宋玉《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
”后人常将悲秋感情与宋玉相联系。

临风。
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liǎn)眉峰。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yán)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憀(liáo)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凭栏临风,我想起来远方的佳人,离去的时日多了,想她亦是愁容满面,久锁双眉了吧。
可惜当初,我们溘然匆匆别离,有如雨云消散,天各一方。
当初各类的美好情态,万般的和蔼欢快如今形同流水落花东飘西散,遥守天涯一方,望眼欲穿。
难耐此恨无穷无尽,绵绵的相思萦绕在心间,我愿把这份相思请托给远行的大雁。

镇敛眉峰:双眉紧锁的样子。
雨迹云踪:男女欢爱。
宋玉《高唐赋》中写楚王与巫山神女欢会,神女称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无聊:又作“无憀”分付征鸿:请托给征鸿,即凭书信相互问候。

柳永的紧张作品有:

雨霖铃·寒蝉悲惨、望海潮·东南形胜、定风波·自春来、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定风波·伫立长堤、倾杯·冻水消痕、采莲令·月华收、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鹤冲天·黄金榜上、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戚氏·晚秋日、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卜算子慢·江枫渐老、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巫山一段云·清旦朝金母、倾杯乐·皓月初圆、锦堂春·坠髻慵梳、如鱼水·帝里疏散、秋夜月·当初聚散、早梅芳·海霞红、双声子·晚天萧索、红窗迥·小园东、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等。

《雪使女·景萧索》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