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途经路口,轻易相拥,平淡朴素;有人行尽尘凡,走过山长水阔,依旧形单影只;还有的则倾尽年光时间容颜,历经悲惨苦雨之后,终得相守,成了后人流传的故事。

情绪这条修行路,有人走得一帆风顺,也有人穿山越岭,坎坷难行,没能按时抵达终点。
那踮起脚尖就能触碰到的爱,大概并不长久,那酸酸甜甜的滋味,却总能令人回味生平。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宋】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悲惨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全词着重刻画情绪,如剥笋抽茧,逐层深入。
将分别——远别——无音信——夜闻风竹——寻梦不成——灯又烬,词意随着愁绪渐浓而渐深。
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和灯花一样凄迷、黯淡。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薄暮,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众人都爱“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句,叠用三个“深”字,道尽多少悲惨。

杯中酒水中月九首欧阳修诗词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宋】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东风随意马虎别。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惊叹欧阳修此词,乃曰:“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以是尤高”。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也是全词最出彩的地方。
惆怅之中见豪宕,暗含了沉重的悲慨。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宋】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此词为春日与朋侪在洛阳城东旧地同游有感而作。
词人以惜春忆春、伤时惜别起情,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
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言:\"大众因惜花而怀友,前欢寂寂,后会悠悠,至情语以一气挥写,可谓深情如水,行气如虹矣。
\"大众

《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清闲啼。
前两句写景,画眉啼啭飞舞,使得山花嫣红姹紫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怀,以关在笼中的鸟与在林间自由清闲飞行的鸟儿相比拟,抒发被贬滁州渴望如画眉鸟一样平常归隐山林的情绪。

《长相思·花似伊》【宋】欧阳修花似伊。
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
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这是一首送别词。
花柳的时节,你如花,也如柳,奈何却要别离,低头拭泪,你我,就彷佛那岸边两处飞的鸳鸯,不知相逢是几时。
全词以景语结情,上片是送别的画面,下片则转写别后情境。

《戏答元珍》【宋】欧阳修东风疑不到天涯,仲春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此诗以山城荒凉,残雪累累、寒雷等景为后两联的情做铺垫。
政治上遭受打击心潮,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可哀情只是一时之感,作者并未因此损失约念,而发出“虽晚不须嗟”的感慨。

《踏莎行·候馆梅残》【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此词分别描写离去的两个场景,并用“相思”一线把二者紧密地串连起来,将情与景奥妙的领悟在片语之中,新奇而深细。
先写柔肠寸断,以泪洗面;次写登楼远眺,望而不见;再写平芜春山,春山之外。

《丰乐亭游春·其三》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此诗有浓浓的恋春之情。
青山红树,白日西沉,萋萋碧草,一望无际。
天已暮,春将归,可却不管韶光是否已晚,依旧踏着落花,赏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