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老师:张苹
携一本书,追寻古人的足迹,踏着春花夏草,品味诗风词韵。天下很大,也很小,方寸之间,宛若天国。而天国的芳菲如何,情深几许,便唯有等待身履其间的你去探索,去体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渝州路远,峰峦障月,岁月无情辗转,千年、万年,没有李白,以一泓月色卷了上苍的峨眉山却仍黛眉含烟,带着山花瑶草间最深厚的相思与眷恋。
站在峨眉山下,晨钟暮鼓,清晨的峨眉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图画。重重云海,层云尽染,细碎的阳光穿过云海,普照山间,驱散清晨的山岗。由于考试的失落利,我郁郁寡欢,母亲便带着我一起到了峨眉山。
站在峨眉山麓、晨钟伴着晨曦的响起,这沉闷的钟声穿过清幽的空谷,穿过嶙峋的山林,点破了这幅图画的宁静。年经的僧人缓慢地拉开沉重的红漆木门,山门吊颈挂着巨幅的匾额,上面是苍劲的手书——报国寺。我不禁浮想,这僧人逐日开启的不仅是报国寺的大门,更是写满沉郁与辉煌的历史。走进寺内,我不禁感慨于它的殿宇轩昂,也感慨佛像的残酷夺目。 纵目了望,苍翠的青山,遗绻的流云,顿时让我赏心悦目,把统统烦恼抛到九霄云外了!
夜幕漫漫,从古至今,中国的文人墨客从未停滞过对玉轮的赞颂。这轮高悬于古老地皮上的明月,承载了墨客们太多的情绪。池月共赏,却又各抒其情。明代墨客顾炎武婉约的吟唱出:“喜相池边秋叶半,长流明月照寒林。”笃信佛法的墨客梁叔子,在诗中又是这样评价的:“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皎月照禅心。” 虔诚地举头仰望,让皎洁的月光洗涤胸中的暴躁。“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次闻”是看见了这样景致最诚挚的感叹!
入夜,当云收雾敛,月光映入池中,我双手托腮,仰望天宇,真切地体会到了墨客自古的惆怅与胸襟,不禁轻嘲为成绩而不欢的那个自己。母亲说,如果遇上月牙当空,月光虽然暗淡,却是另一番美景。星星点点、闪闪烁烁、百点、千点、万点······洒满了洗象池周围的山山岭岭,仿佛天上的星和地上的圣灯连成一片。难怪有人感叹:秀色粉黛,神仙宿处啊!
而这次旅行,也让我豁然开朗:人生如一场修行。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困难时,潦倒新停浊羽觞。但生命的跋涉不能转头,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绝顶;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
往后的光阴里,我将神往晨曦中的灿阳,望着它的桀骜不驯,心中满是欢畅,在今后斑驳壮阔的光阴里,念着诗和远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用度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